邓小平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理论
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非常重视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了以下五方面:
(1) 要按照 “四化” 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以保证基本路线的连续性、稳定性。他认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因此,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大局的是这个事。实行“四化” 标准的实质是保证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核心是选拔优秀的中青年干部进班子。
(2) 各级领导班子都要形成核心。他认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集体是靠不住的。他举例说,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 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第二代是以他为核心。因为有了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必须有一个核心,要有意识地树立和维护江泽民的核心地位。
(3) 坚持民主集中制。邓小平认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真正实行民主制和集体领导。一言堂、个人说了算,集体做了决定少数人不执行等毛病,都要坚决纠正。他认为,一个党如果允许它的党员完全按个人意愿自由发表言论,自由行动,这个党当然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不可能有战斗力,党的任务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各级组织、每个党员都要按照党章的规定,一切行动服从上级组织的决定,尤其是必须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
(4) 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邓小平指出: “要培养、选拔一批年轻干部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老干部对他们要传帮带,要给他们树立一个好的作风,要使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要使他们懂得,不只是年轻就能解决问题,不只是有了业务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好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 他指出: “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把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发扬起来。”
(5) 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理想和道德。邓小平指出: “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他认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又是全党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