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邓子恢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邓子恢1896—1972福建龙岩人 邓子恢1896—1972无产阶级革命家。福建龙岩人。中学时参加过反袁和抵制日货运动。1917年留学日本,次年辍学回国,在江西崇义县杰坝圩当店员。曾在家乡组织“奇山书社”,出版《岩声报》,团结进步青年,传播革命思想。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发动群众逮捕崇义县长,收缴县警武器,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遂潜回龙岩,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减租,任龙岩县党支部委员。1928年领导后田暴动,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后任上杭县宣传部长,与张鼎丞领导永定暴动,组织红军,成立苏维埃政府,分配土地,被任为闽西暴动指挥部副总指挥。1929年任闽西特委书记兼龙岩县革命委员会主席。1930年当选为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嗣后以闽西各县赤卫队为基础编成红十二军,任红十二军政委兼红军学校政委。1933年任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兼民运部部长。1939年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随五支队行动,开辟了津浦路东苏皖边境抗日根据地,当选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1940年打败了蒋介石的反共部队,任津浦路东人民抗日联防办事处主任。1941年到新四军四师工作,兼任四师政治委员,旋任中共淮北区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分局书记,华中军区政治委员,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中原局第三书记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在中共第七、八、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邓子恢
邓子恢
邓子恢 福建龙岩人。一名绍箕。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在龙岩组织奇山书社,创办《岩声》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领导闽西起义,历任闽西暴动委员会副总指挥、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参与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5月起,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政治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人民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财政部长,留南方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兼民运部长。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第四师政治委员、中共淮北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书记、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中原局第三书记、华中局(后改中南局)第三书记、第四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兼中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在党的第七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中央委员。1972年12月10日在北京病逝。 邓子恢1896—1972福建龙岩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财政部长、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华中军区政委、国家计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中共七大、八大、九大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 邓子恢1896~1972福建龙岩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县委宣传部部长,闽西特委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财政部部长,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4师政治委员,华中分局书记,华中军区政治委员,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中原局第三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当选为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第八、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邓子恢 邓子恢1896—1972又名绍箕。福建龙岩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闽西特委宣传部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二军政委、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财政部长、闽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长兼民运部长、中共中央江西分局委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兼第四师政委、中共淮北区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书记、华中军区政委、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书记。1949年后,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区第二政委、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七、八、九届中央委员。1972年12月在北京逝世。 ☚ 董爽秋 刘棣怀 ☛ 邓子恢1896—1972福建龙岩人。早年曾留学日本。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领导闽西起义,后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二军政委、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财政部长等职。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在闽西坚持游击战争。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政委、中共华中分局书记、华中军区政委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72年12月在北京病逝。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