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扶养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3) 犯罪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4) 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犯罪动机的不同不影响定罪,可作为量刑时考虑的情节。 遗弃罪 遗弃罪是妨害家庭罪的一种,即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这里所说的“扶养”,含有扶持、帮助、供养、教育、保护、照料等义。既包括夫妻平辈间的互相“扶养”,也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以及晚辈对长辈的“赡养”。所谓“情节恶劣”,是指在遗弃中有打骂虐待行为,致使被害人生活无着落而流离失所,或者走头无路被迫自杀等。在革命根据地,1931年《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暂行刑律》第15章“遗弃罪”规定: ❶依法令契约担负抚助养育保护老幼残废病人之义务,而遗弃之者,处2年未满1月以上有期徒刑。 ❷于自己经管地内发现被遗弃之老幼残废病人而不予以相当之保护者,处半年未满1月以上有期徒刑。195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于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于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双方均不得进行遗弃。同时还规定夫妻有互相抚养的义务。离婚后,一方如未再行结婚而生活困难者,他方应帮助维持其生活。1980年9月10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又补充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姊,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抚养的义务。1979年7月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3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990年12月2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9条规定:禁止遗弃残疾人。第52条规定: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残疾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或者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残疾人,依照刑法第183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1991年9月4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8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弃婴。第52条规定: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183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1992年4月3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5条规定:禁止遗弃、残害女婴;禁止遗弃老年妇女。 ☚ 虐待罪 拐骗儿童罪 ☛ 遗弃罪 遗弃罪yiqizui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犯罪行为。在我国,为妨害婚姻、家庭罪之一。情节恶劣,指由于遗弃致使被害人流离失所,被迫乞讨的;遗弃动机极其卑鄙,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由于遗弃而造成被害人病、残、死亡后果的,等等。如果负有扶养义务的人本身患有残疾、或经济收入微薄、或因其他原因,确无履行扶养义务能力的,不能认为犯遗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3条规定,犯遗弃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罪名 虐待罪 ☛ 遗弃罪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间、父母子女间互相负有扶养义务,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相互间,兄、姊对于弟、妹,在一定条件下,也负有扶养义务。 遗弃罪 遗弃罪指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本罪的主要条件: ❶客体,侵犯家庭成员间相互扶养的权利和义务,老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受宪法和有关法律的保护。遗弃的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❷主体,是负有扶养义务和具有扶养能力的家庭成员,没有扶养义务的人或者没有扶养能力的家庭成员都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所谓扶养义务是指法律上对被扶养人有扶养、抚养、赡养的义务。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育教育的义务。所谓没有扶养能力指虽然在法律上规定有扶养、抚养、赡养的义务,但由于身体、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实际上确实没有能力履行义务。 ❸客观上具有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扶养的内容除包括向被扶养的人提供其生活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外,还包括对被扶养人的生活上的必要照料和帮助。所谓情节恶劣是指遗弃的动机卑鄙;由于遗弃使被害人贫病交迫,濒于绝境,或流离失所;由于遗弃使被害人自杀,或者由于遗弃,使被害人冻饿、患病无钱治疗而伤残、死亡;既有遗弃行为,同时也有虐待行为;屡教不改等。 ❹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即明知自己有扶养义务,而故意不履行这种义务。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犯遗弃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丧偶儿媳或女婿的继承权 扶养费 ☛
遗弃罪 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有: ❶犯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❷在客观上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扶养”包括赡养、扶养、抚养。扶养不仅是指经济上的帮助,而且也包括在生活上的护理或照顾。所以,拒绝对扶养人提供必要的经济上或生活上的帮助,情节恶劣的,便构成遗弃罪。 ❸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即行为人有履行扶养义务的条件,为了某种卑鄙的个人目的,而故意拒不履行扶养的义务。 ❹犯罪主体是有扶养义务而且又有扶养能力的人。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权利和义务的双方,他们之间可以有血亲关系,也可以是没有血亲关系的养父母、养子女、继父母、继子女、岳父母、女婿等。我国刑法第183条规定,犯遗弃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虐待罪 法律书状 ☛ 遗弃罪offence of abandon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