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道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道济1148—1209

南宋僧人。本名李心远,世称“济公”,台州(治今浙江临海)人。初出家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后移居净慈寺。不遵佛教戒律,嗜好酒肉,行动如癫如狂,题称“济癫僧”。佛教徒却将他神化为罗汉,谓其法术无边,尊为“降龙”。《济公传》即以有关他的传说为题材所创作之神怪小说。

道济

朱若极,清湖广全州人。见“大涤子”条。

道济dào jì

(字)刘德渊,元代文人。


道济dào jì

(称)见石涛。


道济dào jì

(字)范理,明代正统进士。


道济dào jì

(字)魏仁浦,后周大臣。


道济dào jì

(字)罗拯,宋代人,进士,官江淮发运副使。


道济dào jì

(字)张说,又字说之,唐代人,官至左丞相,封燕国公。


道济dào jì

(字)冯拯,宋代人,太平兴国中第进士,封魏国公。

道济

道济

见“张说”条

☚ 道晖   道凝 ☛
道济

道济

道济(1148—1209) 南宋僧人,俗名李心远,号湖隐,又号方圆叟。临海李都尉文和远孙,台州 (浙江临海) 人。父母去世后于杭州灵隐寺出家,受度于佛海禅师,后移居净慈寺。不守清规戒律,嗜好酒肉,状貌举止如痴如狂,人称“济颠僧”。他机智聪慧,好打抱不平,世人尊称为 “济公”。佛教徒将他神化为罗汉,称“降龙”。关于济公的传说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有 《济公全传》。

☚ 题定山寺二首   偶题 ☛

张说667—730

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唐代文学家。武后时应诏对策,授太子校书,擢凤阁舍人。因不阿附张易之兄弟,忤旨,流配钦州。中宗即位,召还,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隆基监国。玄宗即位,进中书令,封燕国公,后任兵部尚书、集贤院学士、尚书左丞等职。卒谥文贞。与苏颋(许国公)并称“燕许大手笔”。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张燕公集》。《全唐诗》存其诗五卷,《全唐文》存其文十三卷。
索引:张说,道济、说之,文贞,燕国公、燕公。

道济

 即世上被称为“济公”或“济癫僧”者。道济俗家姓李,叫心远,台州(今浙江临海)人,南宋时僧人,出家在浙江杭州的灵隐寺。后转入净慈寺。因为道济为僧不守寺规,喝酒吃肉,举止疯癫,所以,人叫他“济癫僧”。人尊称他为“济公”。后来,佛教徒将道济神化为“降龙”罗汉。世上流传的《济公传》小说,是有关于道济的神话传说。

道济【同义】总目录


道济济颠

道济1148—1209

南宋僧人。世称“济公”。出家于杭州灵隐寺,后移住净慈寺。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如痴如狂,被称“济癫僧”。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神话传说。

道济1133~1209Dao Ji

monk and man of letters of the Song Dynasty

道济1641—约1718

清初杰出画家。本姓朱,名若极。明藩靖江王十一世孙。籍贯广西全州清湘。清兵下南京,父享嘉在桂林称监国,嗣被唐王所杀,他依托太监存活。及长为僧。法名道济,又作原济,字石涛,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阿长、清湘遗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瞎尊者、零丁老人等。早岁居无定处,屡游安徽敬亭山、黄山,中年住南京,去过北京,晚年定居扬州。死后葬于扬州蜀岗之隆庆寺后。幼年既好绘画,多历名山大川,对大自然感受很深,主张画山水应“脱胎于山川”, “搜尽奇峰打草稿”;并撷取传统精华,提倡“借古以开今”、“法自我立”、“我用我法”、“笔墨当随时代”。所作山水、花果、人物,笔墨雄奇纵姿,构图新颖善变,意境苍莽,景象蓬勃,富有艺术感染力。其敢于突破陈规、自成崭新独特的画风,对“扬州八怪”和近代中国画,启发影响甚大。兼工书法和诗。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及后人所辑《大涤题画诗跋》等。

道济1636—1710

清朝画家。本姓朱,名若极,号大涤子、清湘老人,又号瞎尊者、苦瓜和尚。广西全州人。明亡,出家为僧。精于画理,擅长山水兰竹。在技法上反对单纯摹仿,提倡不泥古法。作品构图新奇,变化多端,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著有《论画》。(参考图6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