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道州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光绪)道州志湖南地方志。清李镜蓉等修,许清源等纂。十二卷,首一卷。镜蓉,湖北钟祥人。时任道州知州。清源字镜潭,自号右溪老人,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官通奉大夫,时主讲营道书院。道州旧志明一修,清三修。是志乃奉纂于光绪四年(1878)成书,约二十一万字。冠有道州全图、道州城图、濂溪祠图等十一幅。正文分方域、建置、赋役、职官、学校、兵防、先贤、选举、人物、风土、艺文、杂撰十二志。含星野、沿革、山川、形势、关隘、疆界、寺观、古迹、 户口、田赋、书院、寇变、风俗、土产、侗瑶、 祥异、拾遗等五十六目。自星野至拾遗皆因袭旧志,形势、寇变、武弁、风俗等目有所增补。记山六十余座、水三十余条。营制、兵变二目,详载明、清二朝兵备驻守及战事情况。风俗分气候、节序、占验、习尚、冠礼、婚礼、丧、祭、士、农、工商等诸项,可为民俗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有光绪四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缺页)。《湖南方志论》(1986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道州志❶十二卷,张元惠修,黄如谷纂。张元惠,北平人,曾任道州知州。黄如谷,邑人,举人,曾任安福县训导。《道州志》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共十二卷。首序、例、图考。正文分为十二志,其一方域志。为目六,曰星野、沿革、山川、形势、关隘、疆域。其二建置志,为目七,曰城池、公署、津梁、坊表、坛庙、寺观、古迹。其三赋役志,为目四,曰户口、田赋、积贮、蠲赈。其四职官志,为目四,曰文秩、武秩、名宦、治绩。其五学校志,为目八,曰御制、旧规、官署、租额、学记、祠祭、典礼、书院。其六兵防志,为目四,曰营制、俸饷、塘汛、寇变。其七先贤志,为目六,曰世家、褒崇、祠祭、优恤、故里、题赠。其八选举志,为目六,曰荐辟、科目、贡员、武科、武弁、封荫。其九人物志,为目四,曰列传、列女、流寓、陵墓。其十风土志,为目二,曰风俗、土产。其十一,艺文志,为目二,曰文集、诗集。其十二杂撰志,为目四,曰峒瑶、仙释、祥异、拾遗。此志凡例为八则,曰仿旧、增新、核实、阙疑、特书、类纪、提要、删繁,以纲统目,体例完备。其方域、建置、赋役各志,皆一州之典要,记载详实。学校志中于祠祭、典礼仅择书其大端,不为支蔓之语,颇见精当。谓周元公上承孔孟,下启程朱,旧志列世家之名,新志冠人物之首,揆诸体例,皆有未安,毅然特为一卷,标曰先贤,尤具卓识。 道州志 (光绪) 道州志12卷。清李镜蓉、盛赓修,许清源、洪廷揆编纂。李镜蓉,湖北钟祥人,举人,同治十一年(1872)任道州知州。盛赓,光绪初年任道州知州。许清源字镜潭,道州人,恩贡生,曾任光禄寺署正、营道书院主讲。洪廷揆字宅伯,道州人,拔贡,曾任武英殿校录、浏阳县教谕。是志上承明、清诸旧志,以张元惠修《 (嘉庆)道州志》为底本,增续咸丰、同治朝史事,纪事止于光绪三年 (1877)。分方域、建置、赋役、职官、学校、兵防、先贤、选举、人物、风土、艺文、杂撰12门55目,约16万字。兵防、寇变详纪自唐至清农民、瑶民起义等兵事活动280余起; 侗瑶录存各类史志收录有关记载,兼述州境内瑶民村庄及管理情况,均可资历史研究。全志义例精审,考证详明。始修于光绪二年 (1876),次年成书刊刻。现存光绪三年原刻本。 ☚ 道州新志 永明县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