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道园学古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道园学古录

道园学古录

诗文别集。元虞集作。集字伯生,号道园,故名。五十卷,包括《在朝稿》二十卷,《应制稿》六卷,《归田稿》十八卷,《方外稿》六卷。有诗八卷,《在朝》、《归田》二稿各收四卷。集为元季文章耆宿,所作结构严谨,说理透彻,但多歌颂元代统治,推尊儒学,思想倾向保守。诗与杨载、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四大家”。其诗字句工稳,题材狭窄,少数作品如《挽文山丞相》等抒写对民族英雄的怀念和崇敬,深挚动人。有元至正六年刻本,明景泰、嘉靖刻本,《四部丛刊》本。

☚ 雁门集   揭文安公全集 ☛
道园学古录

道园学古录

诗文别集。五十卷。元虞集撰。集为元诗四大家之首,也是理学家。此集包括《在朝稿》二十卷、《应制稿》六卷、《归田稿》十八卷、《方外稿》六卷,其中诗稿又别名《芝亭永言》。黄溍序认为此集为虞集亲手编定,但据四库馆臣考证,虞之《天藻诗序》云:“友人临川李本伯宗辑旧诗,谓之《芝亭永言》。”又其《赋谢李伯宗题》云:“至元庚辰(1280)冬,临川李伯宗、黄仲律来访山中,拾残稿二百馀篇录之。”李本序也说:“至正元年(1341)十有一月,闽宪韩公征先生文稿本,与先生幼子翁归及同门之友编辑之,得《在朝稿》二十卷、《应制稿》六卷、《归田稿》一十八卷、《方外稿》六卷。”所言与今本正相合。又《道园遗稿》前有至正己亥(1359)眉山杨椿序,以为集季子翁归及其门人所编,与李本序合。虞集母杨氏为衡阳守杨文中之女,杨椿即其外家后人,其言应无误。可证黄溍所说不足为据,此集为李本所定无疑,翁方纲也曾辨黄说之非。虞集在朝时为文多不存稿,编辑时已十遗六七,归田后稿也有散佚。此集卷一为赋、操、四言、五言古诗,卷二为七古、五律,卷三为七律、五绝,卷四为七绝、乐府、颂、铭、赞,自卷一至卷四诗都标《芝亭永言》;卷五至卷二六为文,卷二七为赋、四言、五言古诗,卷二八为七言、五律,卷二九为七律、五绝,卷三○为七绝、乐府、铭、赞,每卷诗前也标《芝亭永言》;卷三一至五○为文。此集有刘伯温所刻大字本,欧阳玄序称“太史夏台刘君伯温早岁鼓箧从公成均,及为江右肃政使者近公寓邑,乃裒公之文,将传诸梓书”。此刘伯温非刘基,为元时另一人,说详见《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五。又有斡克庄所刻建宁本。后人又编其诗文为《道园类稿》,与《道园学古录》互有出入。虞集从孙堪又补辑成《道园遗稿》一编,凡古、律诗七百四十一首,附以乐府,刻于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学古录》除元刊本外,明有代宗景泰(1450—1457)间刻本、世宗嘉靖(1522—1566)间刻本,清有《四库全书》本、勤约堂刊本、高宗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赐书堂刊本,民国年间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四部备要》本。清翁方纲编有《虞文靖公年谱》,附于翁刻《虞文靖公诗集》。

☚ 雁门集   圭斋集 ☛

《道园学古录》

《道园学古录》

元虞集所撰之诗文集。其版本有:元至元元年(1335)建宁刊本、明景泰七年(1456)郑达、黄仕达翻元刊本、明嘉靖年(1525)陶谐、虞茂刊本(藏北图)、《四部丛刊》本、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武垣左印哲崇仁官署刊本、清乾隆四十年(1776)崇仁陈兆履刊本、《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四部备要·集部》。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今四川仁寿县),迁居崇仁(今江西崇仁县)。早从吴澄游。大德六年(1302)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累迁秘书少监、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拜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文宗崩,谢病归。卒谥文靖。工诗文,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道园学古录》50卷。黄溍于至正二十年(1360)作《道园遗稿学》云:“国朝一代文章家,莫盛于阁学蜀郡虞公。公之诗文曰《道园学古录》者,其类目皆公手所编定,天下学者既已家传而人诵之矣”。纪昀在《四库全书·道园学古录提要》中说:“(虞)集著作为有元一代冠冕”。虞集的诗峭厉劲健,颇有古风。如《送长沙守》:“白发长沙守,循良又好文。近辞金马去,远有玉鱼分。对竹听湘雨,开帘看岳云。汉廷思贾谊,一饭莫忘君”。《子昂墨竹》:“高崖数竹凌风雨,老可当年每画之。修影自怜流水远,虚心如待出云时。纵横鸿爪留沙碛,宛转鹅群向墨池。百世潮州仍见此,故知王子善参差”。虞集诗中绮联、佳句,可谓俯拾即是。如《敬仲竹树古石》:“雪树寒逾劲,霜筠晚更修”。《木芙蓉》:“满汀山雨衣裳湿,宋玉悲多赋未工。”《题画》:“松戴蓬莱山上雪,竹含沧海岩边风”。《次韵答众仲助教箱寿之句》:“硕果当留霜后树,寒梅深辨雪中花。”《送刘宗师归茅山》:“长松落落千峰雪,碧汉寥寥一鹤风”。虞宋词《风入松》用“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十分精练和形象地渲染出江南的春景。虞集的《次韵陈溪山棕履》诗,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某些黑暗,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道园学古录

道园学古录

50卷,元虞集撰。是集为其子翁归及同门之友编辑而成。该集收赋4篇:《别知赋》、《古剑赋》、《画枯木赋》、《木斋赋》。其集为《四库全书》所收,另有元至正六年刊本、明景泰七年刊本、明嘉靖刊本、乾隆丙申陈氏刊本、雍正甲辰裘思适刊本、《四部丛刊》本等。

☚ 桂隐文集   归田类稿 ☛

道园学古录

诗文集。元人虞集(1272—1348)撰。五十卷。集字伯生,号道园,祖籍四川仁寿,迁居江西崇仁。历官国子助教、国子祭酒。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卒谥文靖。以编《经世大典》负有盛名。有《虞文靖公诗集》、《道园遗稿》。虞氏为元著名学者、诗人。当时宗庙朝廷典册、公卿大夫碑版,多出其手。是书为其门生李本等整理,于至正六年(1346)刻印行世。全书分为四篇。包括在朝稿、应制稿、归田稿、方外稿。总计收各类诗七百余首,各类文八百余篇。诗以应酬赠答及题画之作居多,辞丽韵雅。后期诗转沉郁,表现厌弃官场生活,向往归老田园。虞集词在元代为上品。黄宗羲在《明文案·序》中将虞集与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曾巩相比,则为过誉。有明景泰、嘉靖刻本及《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摛藻 堂四库全书荟要》本。民国间中华书局铅印本较为通行。

道园学古录

《道园学古录》

50卷。收诗歌和散文等。其文法度谨严,辞旨精实,在当时较有影响。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本。

☚ 虞集   虞文靖公全集文 ☛

道园学古录

五十卷。元虞集(1272—1348)撰集字伯生。崇仁(今属江西)人 从学于吴澄。累官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文宗时受命与中书平章越世延等修《经世大典》。此集共四编:《在朝稿》二十卷,《应制稿》六卷,《归田稿》十八卷。《方外稿》六卷。门人李本所编。《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文章至南宋之末,道学一派侈谈心性,江湖一派矫语山林,庸沓猥琐,古法荡然。理极数穷,无往不复。有元一代,作者云兴。大德延祐以还,尤为极盛。而词坛宿老,要必以集为大宗。”有元至元元年 (1335)建宁刊本、明景泰七年(1456) 郑达、黄仕达翻元刊本 (藏于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本。元至正五年(1345)临川郡学刊本 (藏于北京图书馆)题名 《雍虞先生道园类稿》。

《道园学古录》dao yuan xue gu lu

Records of Daoyuan Learning from the Ancient→虞集(Yu Ji)

道园学古录

书名。元虞集撰,门人李本编。50卷。内《在朝稿》20卷,《应制稿》6卷,《归田稿》18卷,《方物稿》6卷。作者为元中期著名文士,历仕7朝,先后任集贤修撰、翰林直学士、国子祭酒、奎章阁侍书学士。生平著述甚多。所作碑铭、墓志铭、墓表、行状、家传、制诰、神道碑等收入此集者达20余卷,内容涉及元朝廷许多重要人物和事件,多可补史之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有明景泰七年(1456)翻元刻本,《四部丛刊初编》即据此本影印。另有清道光年间孙澍辑《古棠书屋丛书》本《虞文靖公道园全集》,收有遗稿及诗文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7: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