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通缉程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通缉程序公安机关通令缉拿依法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服刑期间脱逃的罪犯所应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通缉应当遵守下列程序:(1)只有公安机关有权发布通缉令,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单位、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发布。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自侦案件过程中,需要追捕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时,经检察长批准,作出通缉决定后,通知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2)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各级人民检察院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通缉犯罪嫌疑人的,可以直接决定通缉;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由有决定权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3)被通缉的对象必须是依法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4)发布通缉令,包括拟制通缉令和发布通缉令。通缉令由公安机关指派有关部门的承办人员制作。(5)通缉令发布后,如果发现新的重要情况,可以补发通报,通报必须注明原通缉令的编号和日期。(6)有关公安机关接到通缉令后,应当及时布置查缉。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应当迅速通知通缉令发布机关,并报经抓获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凭通缉令羁押。对于通缉在案的犯罪嫌疑人,任何公民都有权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处理。(7)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亡境外,需要在边防口岸采取边控措施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制作《边控对象通知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核后,层报省级公安机关批准,办理边控手续。需要在全国范围采取边控措施的,应当层报公安部批准。对需要边防检查站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需要同时出具有关法律文书。紧急情况下,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出具公函,先向当地边防检查站交控,但应当在7日内补办交控手续。(8)为发现重大犯罪线索,追缴涉案财物、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必要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悬赏通告。悬赏通告应当写明悬赏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赏金的具体数额。(9)通缉令、悬赏通告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计算机网络等发布。(10)被通缉的人已经归案、死亡,或者通缉原因已经消失而无通缉必要的,发布通缉令的机关应当立即发出撤销通缉令的通知。对于越狱逃跑的被告人或者罪犯进行缉拿,适用有关通缉的规定。 通缉程序公安机关通令缉拿应予逮捕而在逃被告人的程序。侦查程序的一种。其任务是将应予逮捕而正在外逃又下落不明的被告人捕获归案并将其交付侦查和审判。只有公安机关有权发布通缉令,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这种权利。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需要通缉被告人的,应商请公安机关进行。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应依据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决定书》、《逮捕决定书》或人民法院的《逮捕决定书》进行。县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毗邻的和有固定协作任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行署、市、县公安机关,按协作规定可以互相抄发通缉令,同时报上级公安机关备案;需要在全国或者跨协作区通缉重要逃犯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上报公安部,由公安部发布通缉令。通缉令应当写明被通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衣着和体貌特征并附案犯近期照片。有条件的,可以附指纹及其他物证的照片。除了必须保密的事项,应当写明发案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案情。通缉令必须加盖发布机关的印章。通缉令发送范围,由签发通缉令的负责人决定。通缉令发出后,如果发现新的重要情况,可以补发通报。通报必须注明通缉令的编号和日期。各地公安机关接到通缉令,必须及时布署,积极查缉。查获被通缉人后,要迅速通知发布机关核实。人犯投案或查获后,要立即在原通缉范围内撤销通缉令。 通缉程序通缉在逃案犯的程序性规定。在中国,应当逮捕的被告人如果在逃,县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 毗邻和有固定协作任务的公安机关,可以互相抄发通缉令,同时报上级公安机关备案; 需要在全国或者跨协作区通缉重要逃犯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上报公安部,由公安部发布通缉令。通缉令应当写明被通缉人的姓名等具体情况和体貌特征并附案犯近期照片。有条件的可以附指纹及其他物证的照片。写明发案时间、地点和简要案情。通缉令必须加盖发布机关的印章。通缉令发送范围,由签发通缉令的负责人决定。通缉令发出后,如果发现新的重要情况,可以补发通报,通报必须注明通缉令的编号和日期。人犯被捕后要立即撤销通缉令。各地公安机关接到通缉令,必须及时布置,积极查缉。查获被通缉人后,要迅速通知发布机关核实。检察机关需要通缉案犯时,应办好逮捕手续,请公安机关协助办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