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宣闭
通窍宣闭是使用具有宣通气机、开窍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成方剂,对各种原因造成的气闭神昏进行治疗的方法。
实邪壅盛于内,蒙蔽心窍,或损伤瘀阻致使气闭,出现窍闭神昏、意识障碍,常常是损伤疾患的严重而危急的表现。故须及时以通窍宣闭,使意识恢复。
通窍宣闭法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其实者,散而泻之”逐渐发展而成的。北朝的徐之才提出了更具体的理论:“宣可去壅”,“通可去滞”,“泄可去闭”,“轻可去实”,(《本草纲目》引《药对》)。到了宋代已经把这些法则应用到骨伤科的内治法上,成为骨伤科的内治法之一。如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载述治疗外伤性昏迷的案例时云:“予谓正当下苏合香丸,盖从高坠下,必挟惊悸,血气错乱,此药非特逐瘀血,而又醒气,医偶用之遂见功,世居家不可阙。”后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宣者,布也散也。”又云:“轻可去闭”,“去闭当作去实,经云:‘实者泻之’,实则泻其子是矣,五脏五味皆有泻,不独葶苈大黄也。”
通窍宣闭法具有通关开窍作用,适用于因伤、病出现神志不清、昏迷、烦躁不安、谵语或不语、或高热、或肢厥属实证者。如头部震伤晕厥期,可选用苏合香丸、至宝丹、七厘散、通窍活血汤; 广泛挤压伤后发生的尿闭神昏危候,可用安宫牛黄丸、七厘散等,并与大剂量攻下逐瘀剂同时配合运用; 附骨痈疽、关节流注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抽搐、舌红苔黄、脉洪数者,宜用紫雪丹,并与清热解毒凉血之剂配合,或以寒凉泻下之品并用。针灸疗法对闭证有良好疗效,可结合使用。
通窍宣闭所用药物如麝香、冰片、樟脑、苏合香等芳香走窜性强,均为轻扬泻实之品,久服易伤元气,故应中病即止。神志昏迷有闭证和脱证之分。闭证属实证,治宜宣通,可用本法。但是,脱证属虚证,忌用本法。本法可引起流产、早产等,故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