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通检推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通检推排 金朝清查户口、物力,以此确定赋役的制度。也称“通检”或“推排”。金代贵族、官僚、地主大量隐漏赋税,繁重的赋税以各种形式转嫁到各族人民身上,使得金政府的收入受到严重的影响。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遣泰宁军节度使张弘信等人赴各路通检物力钱,调查民户的物力,包括土地、人口、房屋、田园、车马、树木及货币,以确定民户等级,作为征收物力等钱和征发差役的根据。诸使于各路皆以苛酷多得物力为有功,至有百姓申诉而殒杖下者。次年,世宗下诏以户口的多寡、贫富的轻重为标准“适中定之”。后,又定“通检地土等第税法”,以统一各路的推排标准。十五年(1175) 九月,鉴于距第一次通检已十余年,“贫富变易,赋调轻重不均”(《金史·食货志》。问题仍未能解决,乃第二次派济南尹梁肃等于诸路通检物力。二十年(1180)四月,世宗集百官就猛安谋克户的推排问题展开讨论,定将奴隶、牲畜、土地数目列入通检内容。二十二年(1182)八月,以同知大兴府事完颜乌里也首先自中都路行推排事,接着又派户部主事按带等人与各中睡官员一起推排。九月,因猛安谋克旧有的薄籍不清楚,遇签军、差役、赈济、户口增减,不以实报,着推排的同时,兼括户口。二十六年(1186),再委派吏部侍郎李晏等至诸路通检推排。转年,李晏奏所定全国物力钱数三百余万贯。承安二年(1197),章宗令通检全国物力,定:凡已典卖物业,随物力“推收(原物力钱数转给典买者);分家异居许另立户籍;因弱户可减免,新强户适当增添;一切从实,不必凑足原额数;边境被侵扰地区暂不推排。章宗泰和元年(1201)通检西京、北京、辽东三路人户物力。次年定“人户物力随时的推收法”。六年十一月制定各州府“物力差役式”。八年九月由吏部尚书贾守谦等与各路按察司官员一道推排民户物力。是年通检推排废止。 通检推排 通检推排检查民户贫富以课其赋役。通检,谓正常的登记检查。推排,谓复查。《金史·食货志一》: “通检推排: 通检,即《周礼》大司徒三年一大比,各登其乡之众寡、六畜、车辇,辨物行征之制也。……自通检十余年,贫富变易,赋调轻重不均,遣济南尹梁肃等26人,分路推排。” ☚ 铁钱 土贡 ☛ 通检推排金调查、核实民户资产以定赋役的方法。通检指调查核实,推排指评定。源于宋代的推割推排。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十月,世宗首次派泰宁军节度使张弘信等24人 “分路通检诸路物力”(《金史》一),规定等级,作为征收物力钱多寡和征发差役先后的依据。原定10年一次,通检推排集合村坊人户共同评定。实际上是时常通检,推排草率,嘱托移匿等弊时有发生。通检推排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府控制户口,均平赋役。但执行不公、负担失平。金亡后通检推排亦随之废除。 通检推排 通检推排金代调查核实居民的土地、资产以定赋税的办法。渊源于宋代的 “推割推排” 。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 以均税为名, 派员到各路“推排民户物力” (又称“通检物力” ), 评定等级, 重新确定民户“物力钱”及其他赋役负担。“通检”是估定之意,“推排”是查勘评定之意。在官府派员估定土地资产的过程中,时有官吏为了多得物力以邀功而笞死农民的事。使通检成为民众的灾难。自世宗大定四年(1164)到章宗承安二年(1197), 三十余年间共进行了两次推排, 工作草率, 弊端很多, 负担不均。参见“物力钱”、“推割推排”。 ☚ 六、财政 推收 ☛ 通检推排 通检推排金统治者调查税户资财多寡以定赋役轻重的方法。通检即调查,推排即评定,乃仿宋“推割推排”之法。宋“推割推排”是,每三年核实一次赋役户财产。财产因典卖转让者,赋役一并过户,是谓“推割”。而后重新“推排”户等,以定赋役。金政府于大定四年 (1164年) 始行通检推排,规定每十年一次,普查赋役户财产。方法为: 集合村坊人户共同检举评定,排列户等次序,以为征课物力钱多少和差派役期长短的依据。通检推排原为解决“贫富变更,赋役不均”。实际上执行官吏“往往以苛酷多得物力钱为功”,“妄加民产业数倍”,且官吏豪民勾结舞弊,赋役不均并未稍解。反而造成“民不堪命,率弃庐田,相续亡去”。此法随金亡而废。 ☚ 元和国计簿 平米法 ☛ 通检推排金代定期核查户口、物力,以调整赋的制度。通检,即《周礼》大司徒3年一大比,各登乡民众寡、物力多少,以辨物行征之制。大定四年(1164),以民户贫富变更,赋役不均,命泰州军节度使张弘信等13人,分行诸路清查民户的物力(土地、人口、田园、房屋、车马、树木、货币),确定等级,以为征课与调发差役的依据。由尚书省划一以行。又命“凡监户事产,除官所拨赐之外,余凡置到百姓有税田宅,皆在通检之数。”时诸使往往以苛酷多得物力为功,妄加民产业数倍,一有来申诉者,辄杖之血肉淋离,甚至即殒命杖下。五年,又定通检地土等第税法。十五年(1175),又以贫富变易,赋调轻重不均为由,派官员分路推排。不仅限于课役户,也及于猛安谋克户。本为均赋役,而每隔若干年推排一次,往往扰民太甚。至泰和八年(1208)实行推排后,未再实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