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通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通州辽代州名。辽保宁七年(975),渤海遗裔燕颇反辽,故徙其余众千余户置州,军号安远,治所在今吉林四平一面城古城,为东京道所属节度使州,下领4县。金降为刺史州,改属东京路。元废。 通州古州名。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万州置。治石城县 (今达川市)。领3郡,约当今达川、万源二市及达县、开江、宣汉、城口等县地。北宋乾德三年 (965年) 改名达州。 通州地名。今属河北省。位于北京市东部,临境有北运河、潮白河、温榆河、通惠河、凉水河流经境内。农产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清入关后满族贵族于境内设置官庄旗地,役使旗丁民佃承种纳粮。除两红旗、镶蓝旗外,其他各旗均有旗地庄屯分设于此。例如,正白旗原拨给旗人地4,002顷14亩余,顺治三至四年 (1646—1647) 镶白旗投充旗地650顷8亩余。随着旗丁民佃的辛勤开发,境内旗地庄屯渐成满汉杂居的居民点。 通州 通州南唐及宋、金时设置的两个行政区。元代均沿置。一直属中书省,一属扬州路。《宋史·地理志四》:“通州: 中,军事。政和七年 (公元1117年) 赐郡名曰静海。建炎四年 (公元1130年) 入于金,寻复。崇宁户27527,口43189。贡獐皮、鹿皮、鳔膠。县2: 静海、海门。”《元史·地理志一》: “通州: 唐为潞县。金改通州,取漕运通济之义,有丰备、通济、太仓以供京师。领2县:潞县、三河。” 《地理志二》: “通州: 唐属扬州。南唐于海陵东境置静海镇。周平淮南,改为通州。宋改静海郡。元,至元十五年 (公元1278年) 改通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复为州,隶扬州路。领2县: 静海、海门。” ☚ 亭 通安州 ☛ 通州❶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万州置,治所在石城县(隋改通川县,即今四川达县市)。隋大业初改为通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通州,天宝元年 (742年) 改为通川郡,乾元元年 (758年)复为通州。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县市、达县、宣汉、开江、万源、城口等县地。北宋乾德二年(964年)改为达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