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透脓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散 > 透膿散 透膿散 tòunóngsǎn 散藥。因其可使癰疽瘡瘍潰膿外出,故名。由黄芪、山甲、當歸、皂角針組成。主治癰瘍腫毒,内已成膿而無力外潰者。明·陳實功《外科正宗·癰疽門·雜忌須知》:“透膿散:治癰疽,諸毒,内膿已成不穿破者宜。服之即破。” 透脓散❶《外科正宗》卷一方。黄芪四钱,川芎三钱,当归二钱,炒穿山甲一钱,皂角刺一钱五分。水煎服,或兑入酒一杯服。功能补气益血,托毒溃脓。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而不溃者。方中用生黄芪益气托毒排脓为君药; 臣以当归、川芎养血活血; 穿山甲、皂角刺消散通透,直达病所,软坚溃脓,加酒少许通经行瘀,以助药力,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以奏补托排脓之功。 透脓散powder for letting out pus中兽医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由黄芪、山甲珠、当归、皂角刺、川芎组成。功效托毒排脓。主治气血虚弱以致疮疡不能成脓,或内已成脓而不易穿溃者。 透脓散 《外科正宗》卷一【组方药物】 黄芪12克 山甲3克(炒末) 川芎9克 当归6克 皂角针4.5克 透脓散 《医学心悟》卷六【组方药物】 黄芪12克 皂刺 白芷 川芎 牛蒡子 穿山甲(炒,研)各3克 金银花 当归各1.5克 透脓散《外科正宗》方。由生黄芪、当归、穿山甲、皂角刺,川芎组成。功用托毒溃脓。主治痈疡肿痛,正虚不能托毒,症见脓成难溃,漫肿无头,酸胀热痛。 透脓散tòunóngsǎn《外科正宗》卷一方。黄芪四钱, 川芎三钱, 当归二钱, 炒穿山甲末一钱, 皂角刺一钱五分。水煎服, 或兑入酒一杯服。治痈疽诸毒, 内脓已成而不溃者。 透脓散 透脓散本方出自《外科正宗》卷一。方由黄芪四钱,山甲(炒末)一钱,川芎三钱,当归二钱,皂角刺一钱五分组成。水二钟,煎一半,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临服入酒一杯亦好。功能补气益血,托毒溃脓。主治痈疡内已成脓,无力外溃。本方所治证属气血不足,无力托毒排脓外出。脓由气血不调,郁热腐化所生。因此痈疽等的出脓,是使毒气随脓外泄,它和伤寒表证从汗而解,腑证从下而解,有着相似的病机。此由气血不足,无力托毒排毒,治当补气益血,托毒溃脓。方中用生黄芪益气托毒排脓,为疮家圣药是为君药。臣以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畅行气血;穿山甲、皂角刺消散通透,直达病所,溃坚排脓;加酒少许,通经行瘀,以助药势,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托排脓之功。本方对于痈疮痈脓已成,体虚无力外透者,可促使其溃坚透脓,故取名透脓散(实为汤剂)。本方主要用于痈疡内已成脓,由于气血不足,不但不能托毒化脓,且有脓亦不能速溃者。若气血虚甚,不易溃脓外出者,加党参、白术、甘草以补气生血。若热象明显者,可加银花、连翘、白芷、牛蒡子、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若溃后脓液清稀,流出不易,可加鹿角胶、肉桂以温补血脉,使得脓稠出畅。 ☚ 可保立甦汤 八仙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