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逆向供给冲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逆向供给冲击Adverse supply shock逆向供给冲击是指当总价格水平为既定时,使总供给减少的因素。逆向供给冲击的实例包括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和原材料价格的提高,还可能包括任何商品价格、自然灾害 (像地震、洪水和干旱) 以及人为灾害 (像战争、核事故) 等外在变化。为了适应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的这种冲击,实际工资必需降低。如果名义工资是粘性的,那么实际工资的降低将部分地通过总价格水平的提高而实现。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提高或劳动生产率的降低,使厂商的生产成本增加,所以厂商将在产出水平既定情况下提高其价格,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上移。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遇到了一系列不利的供给方面的冲击,供给对宏观经济现象的影响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凯恩斯只强调了在经济周期变动中有效需求的作用,其后的许多宏观经济分析也忽视了供给的作用。在供给冲击最小的一些时期里,这样做可以对经济波动做出足够的 (虽然是不完全的) 解释,但是面对20世纪70年代的供给冲击,强调有效需求就不足以进行预测、分析和制定政策了。运用逆向供给冲击理论则可以加以解释。在70年代初期,一系列的歉收使农产品价格上涨。这些歉收出现在美国减少谷物储备政策以后,贮存减少加剧了价格上涨。美国食物和能源价格上涨的直接影响,使得1973年几乎所有的价格上涨加剧,以及后来发生的很大一部分价格加速上涨。同时,70年代工业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也明显放慢了,这对厂商来说意味着生产成本提高,使得总供给曲线上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