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凡尔赛和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凡尔赛和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等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签订的和平条约。 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凡尔赛宫签订,1920年1月10日起开始生效。和约共15章、440条及近20个附录。由三部分构成:(1)对德和约。主要内容有: ❷ 德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由当地公民投票决定归属;西普鲁士划归波兰,上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则由当地公民投票决定加入波兰还是德国;德国放弃总计约2903平方公里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比、日等国“委托统治”。 ❹ 德国向美、英、法等战胜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具体数额由赔偿委员会确定;没收德国所有商船及内河船只,用于赔偿协约国损失之船只,不足者另造新船以补足;由德国重建协约国区域内被战火毁坏的工程建筑;德国应以煤及煤制品供应法、比、意三国;没收德国的全部海外投资。结果,德国丧失13%以上的国土,12%以上的人口,75%的铁矿资源和1/7的耕地面积。 1921年,赔款委员会确定德国赔款总额应为1320亿金马克,分30年付清。 (2)国际联盟条约。 内容有:与会国家同意组织国际联盟;由美、英、法、意、日五国代表与另外临时选定的四个国家的代表组成国联行政院,处理国联内部及世界有关问题;成员国之间的争端应以和平方式解决;缩减各国军备,维持持久和平。国际联盟于1920年1月成立,总部设于日内瓦。 (3)国际劳工条约。主要内容包括: 在和约的这三部分里,对德和约是主体,国际联盟条约和国际劳工条约是作为次要文件插入其中的。美国代表虽然在凡尔赛和约上签了字,但由于美国与英法矛盾重重以及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因而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中国在大战期间加入协约国,属战胜国一方,而凡尔赛和约却规定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交给日本,当时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其他一些参战国的正当权益也被剥夺了。 在凡尔赛和约中虽然包括有国际联盟条约和国际劳工条约,分别反映了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实力格局的更动和劳动群众的部分迫切需求,但其主体是部分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列宁称之为强盗、掠夺者和高利贷者的和约。这种以牺牲战败国与被压迫民族利益为基础的和约,本身就潜伏著新的世界大战的祸根,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和平。 到30年代中期,法西斯德国突破了和约的几乎所有限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