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送日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送日子婚嫁习俗。亦称 “通信”、“择日子”、“请期”,流行于东北等地满汉族中。“放定”后,男家在“合婚”时择定的“行嫁月”中选一吉日吉辰为结婚之期,通过媒人通知女家,无异议即确定。然后男家再将此日期及发轿吉辰书于红纸,称为“通书”,盛于函匣,过礼时一并送至女家,女家送嫁妆时复将此“通书” 带回。 送日子婚嫁习俗,又称 “择日”、“通信”、“请期”。流行于北京、东北等地满、汉族中。“放定”后,由男家于“合婚”时择定的 “行嫁月”中,选一“吉日”为结婚之期,并通过媒人或直接告于女家,彼无异议即行确定。然后男家复将迎娶日期及发轿时辰等书于红纸,谓之“通书”,盛以函匣,“过礼”时一并送至女家。女家送嫁妆时复将此“通书”带回。解放后此俗已简化。 送日子汉族婚姻习俗。即男家通知女家迎娶日期,俗称“送日子”。天津习俗,男女双方订亲之后,男方要择定结婚吉日,一般先定月份,然后,男方宴请媒人到女方说明择定的月份,征求女方家长意见,如女方同意再进一步问询是上半月还是下半月(意在避开女方的经期),如喜期适逢经期,则不吉祥云云。喜期择定之后,男方要送娶亲帖子,写明迎娶日期。这是通知女家喜期的正式书面文字,一般提前一个月送达。娶帖的形式:上款写“谨占于×月×日晚命几男或几孙某某,亲迎预达贵府”;下款写“姻眷侍生或弟或晚生某某”,或“率男某某,载拜”。倘喜期为正月某日,应在年前腊月即送娶帖,但俗令又有不能送隔年帖的忌讳,则须事先商定,过年后某日送娶帖。天津习俗忌正月娶亲。 送日子 送日子婚姻习俗。古代婚姻六礼中请期一礼的俗称。旧时流行于各地。男方将迎娶吉日告知女方,征求同意的仪式。《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以后演变为用“通信帖”,注明选定的吉日、时辰、落轿方向及所忌属相等,通知女家。《莱阳县志》:“将娶,男家先期通日,用彩币果品等物,备女家装饰之资,谓之‘送日子’,但必于吉期前四十日内择双月行之,女家亦有答礼,女自是后不出外门”。 ☚ 送魂 送浆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