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退思补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退思补过

退思补过

事后反省自己的言行,补救过错。

☚ 痛改前非   吞刀刮肠 ☛
态度好

态度好

态度友好:假以辞色 假人辞色 以色假人
态度谦虚:鸣谦 俭貌
做事认真,态度虚心:退思补过
态度谦逊:不矜不伐 不称不伐 不伐不矜
态度谦恭:鸣恭 轻身下气
态度恭顺:下气
 说话温和,态度恭顺:怡声下气 下气怡声 下气怡色
宽宏大量,态度友善:绰绰有裕
态度真诚恭敬:倾己
声调低沉,态度平和:沉声静气

☚ 态度好   态度温和 ☛

虚心

虚心

虚己 虚中 虚意 降情
虚怀,虚心:虚衿 虚襟
做事认真,态度虚心:退思补过
别人征求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采及葑菲
虚心礼让,诚恳相待:披怀虚己
(能接受意见,不自以为是:虚心)

另见:接受 意见 谦让 礼让 谦辞 谦虚 ︱骄傲

☚ 虚心   谦虚 ☛
退思补过

退思补过

意指事情过后反思自己的过失,加以修正。

☚ 砥行立名   修身践言 ☛

退思补过tuì sī bǔ guò

self-examination of one’s words and deeds after the event so as to amend one’s errors
❍ 进思尽忠,~。(《左传·宣公十二年》) In an advance,his thought has been how to display his loyalty,and,when obliged to withdraw,his thought has been how to retrieve his errors.

退思补过tuì sī bǔ guò

退班省思,弥补过错。“退思”,在朝班退下后,思索和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错。《左传·宣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退思补过tuìsī-bǔɡuò

《左传·宣公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后指事后反省过错,弥补过失。

退思补过tuì sī bǔ ɡuò

旧指官员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反省和弥补自己的过失。《左传·宣公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形容严于律己,恪尽职守。

52Y1【退思补过】tuì sī bū guò

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弥补过错。

退思补过tuìsī-bǔguò

〔连动〕 过,过失。原指大臣事后要考虑弥补君主的过失。后指事后要考虑弥补事情的不足或过失。语出《孝经·感应章》:“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邢昺疏:“若退朝而归,常念己之职事,则思补君之过失。”《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社稷之卫也。”
△ 多用于处事方面。
【近义】尽忠拂过 亡羊补牢
〖反义〗未雨绸缪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jìn sī jìn zhōng;tuì sī bǔ guò

【综】旧指臣子走进朝廷应思考如何对君主忠心耿耿,报效朝廷;退出朝廷应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例】
❶ 《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❷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五:“故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庶几无愧于夙夜在公之义。”
❸ 古人为官,尚能“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今天我们共产党官员,岂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尸位素餐,不思进取?
【辨】复句式成语,通常连用,极少单独使用。

☚ 持满戒盈;坐树不言   谦逊下士;虚己受人 ☛

退思补过tuì sī bǔ guò

《左传·宣公十二年》:“进思进忠,退思补过。”退思:官吏退朝后要周密思考,检点言行。补:弥补。过:过失。形容事后要周密思考,检点言行,弥补错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