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凌霄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凌霄花 【概况】: 异名 女葳花(《本经》),马捅花(湖南),苕华(《本经》),堕胎花(云南)。 基源 为紫葳科凌霄属植物凌霄的花。凌霄属全世界2种,1种原产北美洲,另1种原产中国和日本,现两种中国均有,均为药用植物。 原植物 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Thunb.)Schum.(Bignonia grandiflora Thunb.),又名紫葳(《植物名实图考》),白狗肠(广西),接骨风(四川),藤五加(贵州),过路蜈蚣(湖南),接骨丹(湖北),九龙下海(江西),五爪龙(江苏),上树龙(安徽),吹风亭(河南),倒挂金钟、九重藤、红花倒水莲(广东、广西),追风箭、争墙风、钻方风、黄花凌霄(湖南),藤罗(贵州)。 历史 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原名紫葳。《纲目》载:“俗谓赤艳曰紫葳,此花赤艳,故名。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图经本草》载:“今处处皆有,多生山中,人家园圃亦或种莳之,初作藤,蔓生依大木,久延直至颠,其花黄赤,夏中乃盛……。今医家多采花干之。 ”《纲目》云:“凌霄野生,蔓长数尺,得木而上即高数丈,年久者藤大如杯。春初生枝,入妇人血崩风毒药……”一枝十余数叶,尖长有齿,深青色,自夏至秋开花,一枝十余朵,大如牵牛花,而头开五瓣,赭黄色,有细点,秋深更赤,八月结荚如豆荚,长3寸许,其子轻薄如榆仁,马兜铃仁……。”按以上形态描述与现在用的凌霄花完全相同。 形态 攀援藤本。 茎木质,表皮脱落,枯褐色,以气生根攀附它物之上。叶对生,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等大,长3~6cm,宽1.5~3cm,侧脉6~7对,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锯齿;叶轴长4~13cm;小叶柄长5(~10)mm。顶生疏散的圆锥花序,花序轴长15~20cm。花萼钟状,长3cm,分裂至中部,裂片披针形,长约1.5cm。 花冠内面鲜红色,外面橙黄色,长约5cm,裂片半圆形。雄蕊著生于花冠筒近基部,花丝线形,细长,长2~2.5cm,花药黄色,个字形著生。花柱线形,长约3cm,柱头扁平,2裂。蒴果顶端钝。 花期5~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9卷.5页.图版1、图1-3) 生境与分布 本种宜温湿环境,分布于长江流域各地以及河北、山东、河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在台湾省有栽培。。【生药】: 栽培 适于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略耐阴。 幼苗期宜稍庇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壤土均可栽植。 主要在春季或雨季进行扦插繁殖,截取2~3年生的藤茎,剪成15~20cm长的插条,以株行距各17cm插于苗床,保持土壤湿润,待生根成活后再行定值,按行株距66×40cm穴栽。亦可在3~4月或8~9月间进行压条繁殖,将藤茎压埋,露出枝梢,待生根后再与母株切分,另行移植。或在早春进行分株繁殖,但很少用播种繁殖。定植后应设支柱搭架,注意中耕除草,开花前追肥。 每年萌芽返青前可行疏剪,以利开花茂密。 采集 7~9月择晴天采摘将开放的花朵,晒干或文火烘干,烘干能保持花的原色。 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 鉴别 花多皱缩卷曲或折叠,长3~7cm。花萼钟状,中部5裂,裂片披针形,有纵脉10条,其中5条不显著,花冠卷曲,黄棕色,5裂,筒部稍长于萼齿,雄蕊花药个字形,黑棕色。气微香,味微苦而略酸。 以朵大、色棕黄、无花梗者为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化学】: 花含芹菜素、β-谷甾醇[1]。 附 叶含环烯醚萜甙类物质:凌霄花甙(Campsiside)(1)[2,3]、5-Hydroxycampsiside、Campneoside Ⅰ、Campneoside Ⅱ、5-羟基凌霄恩甙(5-Hydroxycampenoside)(2)、洋丁香甙(Acteoside)、β-Hydroxyacteoside、Tecomoside、Cachineside Ⅰ[3]、CachinesideⅢ、Ⅳ、Ⅴ[4]。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1;12(8)∶377 [2] Chem pharm Bull 1985;33(6)∶2220 [3] Phytochemistry 1985;24(1)∶139 [4] Heterocyles 1986;24(9)∶2593 【药性】: 性味 酸,凉。 ❶ 《本经》:“酸,微寒。” 黄帝:甘。 ” 归经 入肝经。 ❶ 《纲目》:“手、足厥阴经,行血分。” 功效 凉血祛瘀。 主治 血滞经闭,癥瘕,血热风痒,酒齇鼻。 ❶ 《本经》:“主妇人产妇余疾,崩中,癥瘕,血闭,寒热羸瘦。”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为散。外用:研末调涂。 使用注意 气血虚弱及孕妇忌服。 ❶ 《药性论》:“畏卤咸。”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桂心、当归、木香,治妇人久积风冷,小腹疼痛。 ❷ 配山栀子,治酒齇鼻。 ❹ 配硫黄、腻粉、胡桃,治鼻生 方选和验方 ❶ 紫葳散(《鸡峰普济方》)治妇人、室女月候不通,脐腹绞痛,一切血疾:紫葳60g,当归、茂(蓬莪术)各30g。 上为细末。空心冷酒调下6g,如行10里许,更用热酒调1服。 ❸ 《证治准绳》:“治风湿兼热,诸癣不愈:凌霄花、黄连、白矾各7.5g,雄黄、天南星、羊蹄根各15g。为细末,用生姜汁调药擦患处;如癣不痒,用清油调擦。” ” ” 单方应用 ❶ 《徐氏胎产方》:“治女经不行:凌霄花为末。每服6g,食前温酒下。 ” ” ❶ 朱震亨《本草衍义补遗》:“凌霄花,治血中痛之要药也,且补阴捷甚,盖有守而独行,妇人方中多用何哉。” 如疑其止能行血,试思此味何以复畏卤咸?盖多食咸则伤血,畏伤血者,必非峻于行血者也。丹溪言其有守而能独行,又岂臆说欤。 ” ” 此为女科必用之药,但当相症施治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