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违约责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违约责任

违约方须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由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承担。承担违约责任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违约责任由法律加以规定或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

违约责任

违反契约(合同)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责任形式有支付违约金、强制实际履行和赔偿损失等。

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也就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并且主要是财产责任,具有适当的补偿性,它具有以下特征:
(1) 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所谓不履行合同义务,也就是违约,包括不能履行、逾期履行、拒绝履行、不完全履行和受领迟延各种形态。合同义务的存在和有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是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前提。
(2) 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约定。合同关系是由当事人协议而设定的,违约责任作为对合同关系遭到破坏的补救措施,自然也允许当事人自行约定,但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如果法律规定了违约金的幅度时,当事人关于违约金的约定不能突破这种幅度,否则无效。《民法通则》 还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3) 违约责任原则上是债务人 (违约方) 向债权人 (非违约方) 承担的责任。违约责任原则上是违约方自己承担的责任,而不是他人承担的责任,并且是向债权人 (非违约方) 承担责任,而不是向国家或一般第三人承担责任。违约责任的构成,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❶要有违约行为。违约行为,表现为合同有效成立后,当事人没有履行其合同义务,包括不能履行、逾期履行、不完全履行、拒绝履行、受领迟延等。
❷要有过错。我国合同法贯彻过错责任原则,构成违约责任一般要求具备过错这一要件。这里的过错,一般是违约方自己的过错,有时则是他人的过错,如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机关的过错。违约方对他人的过错而承担的违约责任,叫 “他人过错责任”,该责任仍然属于过错责任的范畴。
在我国,违约责任包括赔偿损失、违约金、强制实际履行等方式。
(1) 赔偿损失。是指违约方不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时,依法承担的赔偿责任。它是违约责任中最重要的责任方式。《民法通则》 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应当相当于另一方因此受到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部分。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对于违反合同而产生的损失赔偿额及其计算方法。当事人一方因另一方违反合同而受到损失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 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无权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合同的变更或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此外,当事人一方由于上级机关的原因导致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另一方赔偿损失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再由上级机关对它因此受的损失负责处理。
(2) 违约金。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时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违约金从性质上分为惩罚性违约金和补偿性违约金。惩罚性违约金,是按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支付一笔金额作为惩罚,不影响赔偿损失责任的存在与范围大小的违约金; 补偿性违约金,是合同双方预先估算的赔偿损失的总额。如果是惩罚性违约金,违约方除支付违约金外,还要承担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的责任; 如果是补偿性违约金,在支付违约金后则不必再承担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的责任。违约金从形式上还可分为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是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 法定违约金则是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金,包括两大类型,一类是有关法律直接规定违约金比率,可依比率直接计算出违约金的数额,一类是法律只规定违约金的比率幅度,有待于合同当事人根据这一幅度自行确定。
(3) 强制实际履行。也叫继续履行,是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后,根据对方的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义务的责任方式。它是实际履行原则在责任制度上的体现。强制实际履行与一般的继续履行行为不同,它是法律规定对违约方的一种强制形式,不论违约方是否愿意,只要非违约方有继续履行的请求,并且又有实际履行的能力,违约方就必须履行合同义务,否则,仲裁机关或人民法院就依法强制执行。《民法通则》 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债务人不负责任。

☚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不当得利之债 ☛
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

当事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时所应当承担的赔偿损害、支付违约金的民事责任形式。保障债权实现和合同履行的重要措施。它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是一种民事责任形式。违约责任是合同法的核心内容,是民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这种责任的发生须基于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债务。第三,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只能发生于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承担违约责任。第四,具有一定的任意性。违约责任可由当事人约定。当事人可以事先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幅度、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甚至可以确定具体的数额。第五,是一种财产责任。

☚ 违约   更换 ☛

违约责任Responsi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在国际贸易中,当一方违反合同规定的义务,不履行或不按合同的规定履约时,违约的一方所应负的法律责任。当一方的行为构成违约时,对方有权提出损害赔偿的要求,直至解除合同。大陆法系国家在认定违约、并确定由此承担的责任时,要求具备以下条件:有损害事实;有受害方提供的证明;造成的损害和违约一方的行为之间要有因果关系;违约的一方须有过错。在英美法系中,一方违约,对方就有权提出损害赔偿的申诉。如果受害方没有实际损失或无法提出证明时,不能确定损害基础,可请求名义上的损害赔偿。但不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当履约中发生不可抗力的事故,致使一方不能履约或不能如期履约时,可根据合同规定或法律规定免除责任。

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

在有效合同存在的前提下,一方当事人因其单方面非正当原因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经济合同时应负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没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确切证据,中止履行合同的,应当负违反合同的责任。”还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追究违约责任是对违约的一方的一种经济制裁手段。《涉外经济合同法》第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即违反合同的,另一方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或者采取其它合理的补救措施。采取其它补救措施后,尚不能完全弥补另一方受到的损失的,另一方仍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第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应当相当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但是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第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按期支付合同规定的应付金额或者与合同有关的其他应付金额的,另一方有权收取迟延支付金额的利息。计算利息的方法,可以在合同中约定。”

☚ 无效合同   违约金与赔偿金 ☛
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

指经济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由过错一方应承担的责任。违反经济合同责任是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结果。我国经济合同法规定的责任,是一种财产责任,即强制当事人一方用财产补偿给对方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损失。违约责任是损害合同权利所应承担的责任。规定违约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可以有效地预防违约行为的发生。二是可以有效地补偿受害方的损失,保护合法权益。经济合同法第三十三条完整地界定了违约责任的两个条件: 违约事实—客观条件; 过错事实—主观条件。当事人的违约责任形式有违约金和赔偿金两种形式。承担违约责任的原则一般有过错责任原则、赔偿实际损失原则、违约责任联系经济利益原则和依法免除责任原则。

☚ 迟延履行   利用合同的违法行为 ☛
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

合同当事人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向对方承担的民事责任,也称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 违约   违约过错责任原则 ☛
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

对水路货物运输当事人的违约行为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由国际性的海事条约来划分承、托运人及运输港、站经营人的责任,条约参加国必须遵守。国内水路货物运输由交通部颁发的《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和《货规》、《管规》来确定承托之间、港航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责任界限。违约责任条款是解决水运纠纷和划分并追究违约责任的重要依据。同时,承托双方在签订运输合同时,商定的特约事项,对双方都具法律效力,发生违约时也可彼此追究违约责任。违约责任追究主要通过经济赔偿形式。

☚ 违约   运输合同 ☛
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

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之一。有过错的当事人一方,因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根据法定或约定,有向对方给付违约金或赔偿金的义务。所谓过错是指行为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追究违约金的条件: (1) 有不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的行为; (2) 有不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的过错。追究赔偿金的条件,除具备前述两个条件外,尚应具备: (1) 有损害事实存在; (2) 损害事实与不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的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造成违约责任的原因,有当事人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1)主观原因。我国经济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如属双方的过错,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责任。由于失职、渎职或其它违法行为造成重大事故或严重损失的直接责任者个人,应追究经济、行政责任,直至刑事责任。” (2) 客观原因。我国经济合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由于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机关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的,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机关应承担违约责任。应先由违约方按规定向对方偿付违约金或赔偿金,再由应负责任的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机关负责处理。”第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经济合同时,应及时向对方通报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部分履行经济合同的理由,在取得有关主管机关证明以后,允许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者不履行,并可根据情况部分或全部免于承担违约责任。”所谓不可抗力是指非人力可能预测和抗拒的某种外来强制力量。我国经济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违约金、赔偿金,企业应从企业基金、利润留成或盈亏包干分成中开支,不得计入成本,行政事业单位应从预算包干的节余经费中开支。”第三十七条规定:“违约金、赔偿金应在明确责任后10天内偿付,否则按逾期付款处理。任何一方不得自行用扣发货物或扣付货款来充抵。”

☚ 无效经济合同   违约金 ☛
000093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