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进筑城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进筑城砦宋朝采取的进攻西夏的战略。西夏国主元昊死后,继位者多属幼主,母后主政,外戚专权,皇族与后党内争削弱对外作战力量;宋朝则因王安石变法,国力增强。宋军选择险要,建筑城寨,步步进逼,扩大边面。熙宁三年(1070年),夏、宋战争再起,夏兵大举攻宋沿边各地。宋廷派韩绛宣抚陕西,在绥州城以西兴筑罗兀城,并增修沿边砦堡,欲占据地形优势,进取西夏横山地区。绍圣四年(1097年),知渭州章楶于夏兵出入的要道葫芦河川构筑两座城塞,命名平夏城(今宁夏同心县南)、灵平砦(今宁夏隆德县东)。其目的有二:“一则要占据地利,倾覆贼巢;二则亦欲招置弓箭手,耕凿种孳,使之自卫家室,渐减戍兵”。于是,宋沿边诸路普遍兴筑城砦。几年间,环庆、鄜延、河东、熙河诸路,共修筑城砦五十多所,深入西夏属地。元符二年(1099年),河东路修筑城砦成效显著:“幅员数百里间,楼橹相望,鸡犬相闻。横山之腴,尽复汉士,斥堠所及,深入不毛,秦、晋士马,更为声援;自此岚、石,遂为次边,麟、府不为孤绝。”政和四年(1114年),童贯任陕西经略使,继续“出塞进筑”,步步进逼,尽复横山地区。西夏失掉屏障,处于暴露状态,被迫求辽国出面请和。宣和元年(1119年),宋、夏全线停战。 进筑城砦宋代宋军抵御西夏的战术。即选择险要,建筑城寨,步步进逼,扩大边面。熙宁三年(1070年),西夏犯宋,夏宋战事再起。宋军用此战法,力挫夏兵。夏被迫求辽国出面请和。宣和元年(1119年),宋夏全线停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