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慈寺
【释文】: 位于市区西湖南侧南屏山慧日峰下。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吴越王钱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慧日永明寺”。南宋时改称“寿宁禅院”、“净慈招恩光孝禅寺”,并塑有五百罗汉。明代两度毁圮,两度重修,清代又五度重修。寺院分前、中、后三殿,两侧有众多楼阁经幢。 1959年和1981年两次对净慈寺进行整修。1987年又进行了重修。 现天王殿、罗汉堂、运木古井亭、御碑亭等建筑已恢复。净慈寺于傍晚时分都敲暮钟,深沉的钟声在苍烟暮霭的南屏山间回响,别有一番气氛,“南屏晚钟”由此得名。 明代洪武十一年(1378)该寺曾重铸一口两万余斤的大梵钟,至清末钟毁。现在的梵钟是1986年由日本佛教团体赠款,杭州制氧机厂所铸,重达11吨,钟上铭刻的“净慈禅寺”四字,为著名书法家沈定庵所书,还刻有《大乘妙法莲花经》七卷,共69000字,系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亲书。据传说,济公(道济)曾挂褡该寺,因此历代以来,净慈寺闻名遐迩。现该寺中供有济公活佛塑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