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运动员心肺功能检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运动员心肺功能检查 运动员心肺功能检查心肺功能检查对评定运动员训练和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心肺功能的检查方法甚多,在运动医学实际工作中多采用非创伤性和简单易行的各种运动试验,如哈佛台阶试验、联合功能试验、极量和次极量运动试验等,也可使用较复杂的仪器设备,如多导生理记录仪、气体 指数评定标准: <55为不好、55~64中下、65~79中上、80~90好、>90最好。 因高度为50.8cm踏台,对儿童、青少年及妇女常不适用,故有许多改良的哈佛台阶试验,如采用高度为35~45cm的踏台。为缩短试验时间,利用哈佛指数表,只须于运动后1分钟测一次30秒的脉搏数,然后根据实际完成运动的时间直接查表得出指数(见下表)。 联合功能试验 是一种定量负荷试验,试验内容包括30秒钟内原地全蹲起20次,15秒原地疾跑和3(2)分原地跑。跑时,要求腿抬高,速度为每分180单步,男的跑3分钟,女的跑2分钟。方法:先测定安静时10秒脉搏数及血压,而后依次做上述三项运动,每项运动后即刻测10秒脉搏数及血压,其后每分钟测1次,20次蹲起后测3分钟,15秒疾跑后测4分钟,3 (2)分跑后测5分钟。 哈佛台阶试验指数表
联合功能试验反应类型: ❶正常反应: 运动后即刻脉搏增加数为20次蹲起5次/10秒、15秒疾跑及3(2)分慢跑后各10次/10秒; 运动后即刻收缩压增加数为20次蹲起后15~20mmHg,15秒疾跑后30~40mmHg,3 (2)分慢跑后40~50mmHg; 舒张压于运动后稍下降,常为4~10mmHg,脉压增加。脉搏和血压于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所需的时间为20次蹲起后2~3分钟、15秒疾跑后3~4分钟,3(2)分钟慢跑后4~5分钟。通常心血管功能越好,则恢复越快。 ❷紧张性增高反应:运动后收缩压明显增高,可达180~200mmHg,舒张压不下降反而上升10~20mmHg、脉搏增加、恢复时间延长,表示周围血管阻力增高。 ❸无力反应: 运动后脉搏明显加快; 收缩压稍升,不升或下降,舒张压变化无规律,脉压增加不多或减少; 恢复时间延长,表示心肌收缩功能减退。 ❹紧张不全反应: 运动后脉搏、收缩压明显增加,舒张压降至零,呈现“听不完的血压”,或“无休止音”,如在2分钟内舒张压回升,可能是正常现象,如超过2分钟表示血管调节障碍。 ❺梯形反应:运动后收缩压逐步上升,2~3分钟后才开始下降,脉搏增加,舒张压变化无规律,恢复时间延长。这种反应多出现在速度试验后,提示对速度的适应性不良,运动员早期过度训练多见此型反应。此外还有混合型反应。 15秒原地疾跑心电图运动试验 是一种定量运动试验。用直接描记心电图机先描记安静仰卧位常规导联或Ⅱ、Ⅲ、aVF及V5导联心电图,而后令受试者在原地疾跑15秒,跑后即刻以及跑后2、4、6和8分钟时重复描记Ⅰ、Ⅱ、aVF及Ⅴ5导联。正常反应是运动后心率加快,P-R、QRS、Q-T间期缩短或不变,P波升高,R、T高度稍下降,也可增高,S-T段偏移不超过0.5mm。如运动后出现P-R、QRS、Q-T间期延长,T波异常(直立变平坦、双相或倒置),S-T段偏移超过1mm或0.5mm持续5分钟以上仍不恢复者,或出现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均为异常反应。 极量和次极量运动试验 一般在活动平板或自行车测功器上进行。极量试验要求受试者运动到精疲力尽,此时客观指标有动作失调、胸痛、眩晕、恶心,最大吸氧量下降,血乳酸高达80~120mg%等。做极量运动试验时应注意受试者反应和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次极量一般要求运动中心率达最高心率的85%或吸氧量达最大吸氧量的85%。此外,还有多级试验,通过增加运动时间、运动速度、平板坡度或测功器作功量等方法逐级增加运动量,是目前常用实验方法。 肺功能检查一般测定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时间肺活量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等。心肺功能密切相关,互有影响,故应综合心肺功能测定各项指标进行评定。 ☚ 运动员人体测量与体型 运动员心电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