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心电图遥测
心电遥测技术于1952年获得成功后,在宇宙医学、运动医学和心脏病的监护中被广泛应用。1975年我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利用此技术测得了女登山运动员潘多登顶时的心电图。目前采用两种记录方法,一种将遥测的心电直接记录在心电图纸上; 另一种把接受机送到频率电压变换器的音频调频信号,录在磁带上,需要时送入频率电压变换器,用心电图机记录或用示波器显示所需要的心电图,供分析研究用。
心电遥测主要优点是能观察到运动过程中的心电变化。因此,能研究运动中心电变化规律,评定运动员的心脏功能,以及对训练的适应能力。
通过对田径、游泳、体操、足球、篮球等运动员的观察,有以下发现。
(1) 运动时最高心率的出现可以不在运动中,而是在运动后瞬间。在大强度训练中可出现心律不齐。
(2) 训练良好的运动员,在剧烈运动中,可出现R波降低,T波升高,有时还可出现室性早搏或S-T段轻度下移。终止运动后,这些变化很快消失。对这些变化的性质(正常还是异常)应作全面分析后才能作出判断。
(3) 对有些安静时有S-T段和T波异常者,运动中心电图遥测可能正常。当运动中或运动后这些异常改变更明显时,要考虑病理性的可能。
国外报告篮球和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也可见到窦性和房性异位搏动,以及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情况。
由于剧烈运动中肌电和电极不稳等的干扰,往往影响遥测图形的分析,虽然近来采用磁带记录心电图后再分析的方法,但仍未完全克服这种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