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心电图
在运动医学中,心电图已被用于对了解运动员心脏功能的一种常用检查。是运动员医学检查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就记录了马拉松运动员的心电图,此后陆续对许多运动项目如田径、游泳、自行车、举重、排球、乒乓球、足球等运动员的心电图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安静时运动员的心电图有以下特点:心率缓慢: 大多运动员的心率50~60次/分,参加耐力性运动项目如马拉松运动员的心率更慢可低至33次/分。窦性心律不齐占30~78%。房室交界性心律者占0.1~0.18%。干扰性房室脱节少见,但高原训练时可高达5.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者占0.3~0.9%。过早搏动占1~4%,多数为室性。
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在运动员心电图中很常见,占20~42.7%,有认为可能为一种正常变异或与右心肥厚扩张有关,一般不影响训练,也毋需进行治疗。
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者占0.1~0.36%。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占2~8%,以马拉松运动员的心电图中出现最多。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占0.88~2.0%,多见文氏现象。
P、R和T波电压的高度:运动员心电图中P波电压普遍偏低,R和T波电压则一般较高。左室高电压者占0.2~5%,马拉松运动员可高达59%。根据观察,有些胸导联QRS电压的增高,是与左室肥厚无关的其他因素造成的。例如可在一次大强度比赛后突然出现。有的资料认为与疲劳后功能不良,反射性引起血容量增加等因素有关。
在运动员中可见非特异性T波改变,通常在Ⅰ、Ⅱ、aVF、Ⅴ5等导联出现T波平坦、双向或倒置,类似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时出现的T波异常改变。有人认为这种T波改变与运动员身体功能状态密切有关,可能由心脏慢性过度紧张所造成,但是否是运动员过度训练的一种表现。又如何与病理性T波相区别,现尚无定论。
胸前导联ST段向上偏移较多,可高达2~3.8mm。预激症候群者占0.4%。
判断运动员的心脏功能,现倾向于采用联合功能试验。
运动员在心电图上出现异常改变比一般人多见,判断此种异常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必须结合其他方面的材料,加以分析,有时须长期观察后才能作出结论。1976年日本学者曾对参加奥运会运动员的心电图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员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一、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多可以消失,一般以窦性心动过缓和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最早,其次是高电压,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消失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