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过零丁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七律。南宋文天祥作。景炎三年,作者率军抗元,兵败被俘。次年,汉奸张宏范迫其劝降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严辞拒绝,并以此诗示之,表达了为祖国不惜牺牲生命的坚定决心。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慷慨悲壮,曾鼓舞后世无数志士仁人的爱国热情和宁死不屈的决心。

☚ 示儿   正气歌 ☛
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宋诗篇名。七律。文天祥作。见《文山先生全集》卷一四。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二次被俘,翌年正月,由元军押往厓山(今广东新会南大海中,宋帝昺行朝所在)。此系零丁洋地面,文天祥触景生情,写下此诗。后汉奸元将张弘范迫使他招降宋将张士杰,他断然拒绝,并出示此诗以明志,张弘范“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见诗下自注)。诗云:“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前四句先写个人身世及战斗经历。“风飘絮”、“雨打萍”,形象地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气氛悲凉。五、六句感慨时艰,流连欷歔,以巧对使心境与地名环境自然合拍。尾联振起,表示决心殉国,让耿耿丹心光照史册。豪情壮采,激扬飞动,为千古名句。诗人崇高之精神境界与威武不屈之民族气节,于此可见。全诗沉郁悲壮,气势凛然,感情真挚,是一曲流芳万代、感召后人的悲歌。

☚ 军中乐   正气歌 ☛

过零丁洋

【题 解】

1275年正月元军渡江南侵,文天祥以家产充军资,起兵抗元,1278年12月21日被元军俘获。文天祥被俘后,由投降元军的汉奸、已经成为元军元帅的张弘范亲自押解,并被逼写信招降正在海上坚决抵抗的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答,使张弘范“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不得不就此罢休。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本诗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爱国主义的激情。作者通过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他忠心报国、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首联写自己的经历和遭遇,不论寒窗苦读,还是戎马生活,都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复兴。颔联把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沉痛地叙述了国破家亡、生活动荡的痛苦。颈联概括了两次抗元失败后悲痛欲绝的心情。尾联一扫前面的沉郁之气,以气壮山河的誓言收束全诗,表现了诗人为国、为民、为民族视死如归的英勇精神。这两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鼓舞着后代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全诗感情由悲而壮,由抑而扬,风格沉郁悲愤,豪放高亢,成为千古壮歌。

诗中巧妙地用地名表达事件和心境,浑然天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偶严整地运用地名,在强烈的对比中,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古典文学作品《过零丁洋》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 可可诗词网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
 
 〔1〕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县兵败被俘。元军都元帅张弘範率水军出珠江口,过伶仃洋(今广东中山市南珠江口外海面),向南宋帝昺小朝廷所在地厓山进攻,将文天祥囚在舟中,威逼利诱,要文天祥写信招降厓山守将张世杰。文天祥写了这首诗给元军元帅张弘範看。文天祥(公元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年状元及第,历知瑞、赣等州。德祐元年元军逼近临安,文天祥在江西起兵勤王,入卫京师。次年元军兵临城下,被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元军扣留。元军本来想利用文天祥招降宋军,文天祥加以拒绝,并伺机逃回,受任为枢密使、都督各路军马,经略江西,曾收复州县多处,终因双方力量悬殊,寡不敌众,次年十月在广东海丰兵败被俘。鉴于文天祥的名望,元军一直向他劝降,将他送往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屡经威逼利诱,誓死不屈。在狱中编《指南录》,作《正气歌》,终被杀,年四十七岁。有《文山先生全集》。零丁洋,即伶仃洋。
 〔2〕起一经: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选拔为官。干戈寥落:干戈,代指战争。寥落,指田园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周年。作者于江西起兵勤王到兵败被俘整整四年。
 〔3〕“山河”二句:山河破碎,喻国土沦陷。飘絮,一本作吹絮。身世浮沉,指个人遭遇。作者在江西起兵勤王,毁家纾难,出卖全部家产充作军饷,战争失败,家庭也随之毁灭。所以二句言国家危亡像风吹的柳絮,个人命运也像雨打浮萍,全不由自主。
 〔4〕“惶恐”二句:惶恐滩,赣江十八滩之一,在今江西万安县。景炎二年八月,文天祥兵败江西,从惶恐滩退往福建。当时文天祥匆匆组建的勤王部队在实力上难以抵挡蒙古军的铁甲马队,战败后实力又大损,在当时危急形势下如何转危为安,确实是令人“惶恐”的事。零丁洋,是写此诗时他正被押解在零丁洋面的敌船上,这个地名,使他叹自身遭遇的“零丁”。零丁,孤单。
 〔5〕丹心:赤诚的心。汗青:古代在竹简上书写,所用竹简须先用火炙,沥出竹中水分,以利书写并防虫蛀,这个过程叫“汗青”,后泛指史册。
 
 这首七律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写于敌营的。他抗击异族侵略,兵败被俘,作为战俘,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写下这首诗。作者以精炼的语言,如实地概括自己在艰难困苦中报国抗元的经历,个人遭遇与国家危难紧紧地联结在一起,颈联以形象和双关的语意加深了诗的浓重感情,属对工整,浑然天成。末联的生死观,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全诗由悲痛的气氛中迸发出振奋人心的力量。

名诗《过零丁洋》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 可可诗词网

《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 ①遭逢:遭遇。起一经:唐宋时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是考儒家经典中某一部著作的经义,总称明经;“起一经”是说政治生涯是从考一部经书的经义得中进士开始的。②四周星:四年。星,岁星。③絮:柳絮。④萍:浮萍。⑤惶恐滩: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很急,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文天祥在1277年被元军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到福建去。⑥零丁洋:又作伶仃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文天祥于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兵败被俘,被囚禁在元军战船上。⑦丹心:忠心。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编在一起就是“册”。制作竹简时先用火烤,让水分散发,既易于书写又可防腐,称为“汗青”。这里用“汗青”指史册。

【诗大意】 艰难困苦的经历是从考取明经科进入仕途开始的,越来越处于逆境的抗击元军的战争已经历了四个年头。国土沦丧,国势危难,就像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的坎坷不幸就像雨打的浮萍。过去在惶恐滩头战败时曾诉说过惶恐的心情,现在在零丁洋上叹息自己的零丁(伶仃)处境。但是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一死,所以为人就应该在历史上留下光照千秋的一片忠贞之心!

【赏析】 宋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被囚于元军战船上。第二年正月,元军追击在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南面海中)的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遇到宋军的顽强抵抗。元将张宏范逼文天祥劝降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说:“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文天祥同时把《过零丁洋》这首诗给张宏范看,坚决拒绝了他的无耻要求。所以《过零丁洋》实际上是文天祥下决心以死报国的“明志诗”。

文天祥于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后,一直担任不太重要的文官职务。当时的南宋政府在偏安一百多年后不但不思振作以匡复失地,反而越来越腐败,皇帝和权臣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对外一味委曲求全,称臣纳贡,以求苟安,对内则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以供一小撮人的挥霍,黎民百姓深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上投降派一直占上风,抗战派遭冷落。文天祥在开庆元年(1259)曾上疏请斩主张迁都避敌的宦官董宋臣并献御敌之计,但根本无人理睬。德祐四年(1275)元军从湖北东下直逼南宋首都临安,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去保卫临安,从此开始了他领导宋军抗击元军的戎马生涯。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是写作者的不幸遭遇:中进士以后看到山河破败,民不聊生,深感重任在身,但自己正确的政治主张却得不到朝廷的支持;接下来是四年征战,屡次失利。“干戈寥落”是伤心语,因为南宋政权已丧尽民心,江南地区人民根本无心起来保卫这残酷压榨和剥削自己的赵家王朝,所以文天祥几乎是孤军作战,这就是为什么出现“干戈寥落”局面的原因。

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写当时国家和个人的处境都已岌岌可危。狂风中的柳絮,命运已不由自主,难免沦落之苦;骤雨中的浮萍只有最终沉没的结局。这一联以形象的比喻真切地叙写了南宋和作者当时所处的危难境地。

颈联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借用地名谐音,叙述兵败时的惶恐心情和被俘后的孤苦景况。从艺术技巧上来看,这是一联难得的巧对,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诗文修养。尽管从格调上来看,有些低沉,但只要我们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去看也不难理解。当时文天祥已沦为元军的俘虏,还有什么高调可唱呢。承认失败是痛苦的,而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是苟且偷生,还是以死报国?所以这一联是一个转折,用极低沉悲凉的语调引出尾联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几乎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都熟悉的正气凛然、惊心动魄的诗句,千百年来在民族存亡关头曾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尊严、为祖国的自由而献身。这样的诗句的巨大精神力量几乎是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不是一般的豪言壮语,而是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身体力行的誓言,因而具有特殊的感召力。


诗词作品《过零丁洋》鉴赏和精讲 - 可可诗词网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约写于南宋帝昺祥兴二年(1279)初,是文天祥被俘后自表心志之作。这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过伶仃洋,进攻帝昺南宋朝廷之最后据占崖山,(即今广东新会县南海中),文天祥被押于舟中,元军张弘范(统帅),要文天祥修书劝降抗元英雄张世杰。他就以此诗作答。表明了自己的崇高气节,挫败了诱降者的阴谋。他们连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此篇收在《指南录》中,为其代表作之一。“零丁洋”,亦作伶仃洋,位于今广东珠江口外,即今中山市南海面。
 

* * * *


 
 文天祥这首诗早已普遍传诵,特别是其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家喻户晓,引用也极为经常。这里,只作略讲。
 一、几个疑难辞语诠释
 起一经——以“通一经”起用,指由科第出身。古代科举时,每人要考自己专攻的一种经书。文天祥是理宗宣祐四年(1256)状元,后官丞相。
 干戈落落——战争众多之谓,此处“干戈”指宋元之战;“落落”,多众样子。一作“寥落”,其义正相反。说文天祥起兵勤王,响应者寥寥,孤军作战,难以支撑宋朝危在旦夕。两说都通。
 四周星——“周星”,即岁星,亦指一周年。星座位置随地球运转而移动,一年一回复,“一周星”,便是一周年;“四周星”,即四年。文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正好是四年。
 惶恐滩——亦作“皇恐滩”,原名黄公滩,后以音讹。该滩在江西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江中有十八滩,其中以惶恐滩为最险恶。德祐元年奉诏勤王,四月领军下吉州,惶恐滩正是经行之路,
 照汗青——即照耀史册。“汗青”,古时无纸,在竹简上书写,首先以火薰竹简,使其“出汗”(即蒸发水分),便于书写,又可防蛀,称为“汗青”。此借指史书或历史传记之书。
 二、全诗语译
 首联:
 出身科举为帝首辅,正逢国家危亡之际,辛苦支撑残局;
 抗元斗争激烈,战事频频难息,自起兵至被俘,正好四年。
 颔联:
 有如风中飘絮的大宋江山,随时有覆亡危险,能不疾首痛心?
 有如雨下浮萍的丧国孤臣,已是家破人亡,更是万分凄楚!
 颈联:
 回顾昔日兵败经过惶恐滩,顾念国运,那惶恐之状,历历在目;
 眼看今朝被俘飘于伶仃洋,联想身世,这孤苦之情,萦绕心头。
 尾联:
 生命有限,谁人无死,但求死得其所;
 忠贞为国,丹心一片,生无愧,死不畏,光耀青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