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过冷却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过冷却理论supercooling theory

解释昆虫体液在低于0℃的低温下仍不冻结的学说,也称昆虫耐寒性理论(cold hardiness theory)。昆虫是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昆虫体液内含有的大量糖、脂肪、蛋白质等化学物质,同原生质形成一定的有机结构,使体液可忍受0℃以下的低温仍不冻结,这种现象称为“过冷却现象”(super-cooling)。俄国巴赫梅捷夫(П.Бахметьев) 1907年创立了“复苏现象”(anabiosis)理论,他提出当外界温度低于冰点时,昆虫体液处于过冷却阶段,呈冷昏迷状态,但不致生理失调; 此时如环境温度回升,昆虫仍可恢复正常活动。当体温下降到零下某一点(T1)时,虫体组织细胞内放出潜热,使体温突然回升到接近0℃(绝不达到0℃)的地方。上述释放潜能的起点(T1)称为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或临界点。然后体液开始冻结(N2)。如体温继续下降,昆虫就进入假死状态。此时若环境温度回升,昆虫仍有恢复生活的可能,一旦体温降到T2,一般情况下昆虫不能再复苏。低温点T2称死亡点(见图)。
不同的昆虫种类、虫态、体内生理状态和生活条件、降温的快慢等,都可影响昆虫过冷却点的高低。依据昆虫抗低温的能力,可将昆虫分为3个不同的生理类群:❶不耐寒种,在稍低于其生命活动温界的环境温度下即迅速死亡;
❷能经受不同时间(有时甚至非常长久的)的过冷却,但不能耐受甚至是短暂的体液冻结的种;
❸无论对过冷却或结冰都能耐受的种。在不同程度的降温下,引起死亡的原因可有不同。在接近冷却昏迷温界的条件下,昆虫新陈代谢下降的顺序性和均衡性常可减轻生理失调。长期留居在适度低温条件下,会使有机体虚弱易遭寒冷致死,在零下的过冷却温区内,导致有机体达致死界限的决定因素是脱水作用。


体液状态


不同温度下昆虫体液变化图解


1.高温昏迷区; 2.高适宜温区; 3.低适宜温区; 4.低温昏迷区; 5.体液过冷却; 6.体液再冻结; 7.体液冻结; 8.假死状态N1. 体液开始过冷却; N2. 体液正常冰点; T1. 临界点(过冷却点); T2. 冻结点(死亡)


(仿П.Бахметье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