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辽沈之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辽沈之战

 辽沈之战是后金与明朝的第二次大决战。1621年3月10日,努尔哈赤亲率大军进攻沈阳,12日晨到达沈阳城下。明总兵贺世贤、副将尤世功等分兵守城。努尔哈赤决定诱敌出城,发挥野战的长处设下埋伏。贺世贤率兵出城迎战,中伏败亡。尤世功出城相救,亦战死。13日,后金军占领沈阳城。此时,明朝援军行至浑河,其中川兵欲营桥北,浙兵营桥南。但结营未就,努尔哈赤率军乘机猛攻,先消灭了桥北川兵,随即击败朱万良、姜弼来援的3万明军,接着又歼灭桥南的浙兵。一日之内,努尔哈赤鏖战四次,将7万明军各个击破,攻占沈阳,创造了军事史上集中兵力击败优势敌军的辉煌战例。辽阳是东北的首府,沈阳是它的屏蔽,沈阳一失,辽阳岌岌可危。明朝为了保住辽阳,调集了附近营垒的兵将,挖了三四层城濠,引太子河水注濠,环城列炮把守。3月20日,后金兵分两路攻城,右翼攻东门,左翼攻小西门闸口。努尔哈赤在右翼指挥,他们堵塞入水口,城濠开始干涸,遂布列楯车攻城。明军力战不支,向城内败退,死伤惨重,攻小西门的后金军冒着炮火夺桥而入。21日,后金军发起猛烈进攻,明辽东经略袁应泰督战失利。傍晚,后金军攻入城内,袁应泰自尽。沈阳、辽阳被攻占,辽河以东大小70余城皆降后金。后金从此走上与明朝争夺统治权的道路。当年后金迁都辽阳。1625年,后金又迁都沈阳。辽沈地区成为清朝统一东北和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的中心和根据地。

辽沈之战

努尔哈赤攻陷明沈阳、辽阳的战争。天命六年(1621)三月, 努尔哈赤率军攻沈阳,击溃七万明兵城防,阵斩明总兵贺世贤等, 破城。明总兵陈策率兵二万渡浑河来援,亦被击溃,陈策战死。又有明三总兵李秉诚等来援, 皇太极迎战,追斩三千余级。乘胜进攻辽阳。大败明总兵李怀信等部。城破, 明经略袁应泰举火自焚,守道何廷魁投井而死,监军道崔儒秀自缢,总兵朱万良等战死。此役,消灭明辽东势力,得七十余城,为日后清军进关打下基础。战后, 努尔哈赤自萨尔浒城(今辽宁新宾西北)迁都辽阳。

辽沈之战

努尔哈赤夺取明沈阳、辽阳的战争。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初十,努尔哈赤统大军直取沈阳,明守城总兵官贺世贤中努尔哈赤诱敌出城决战之计,统领亲兵千员出城迎战,全军覆没,贺世贤战死。后金军乘机夺取东门,未出三日,攻下沈阳城。此战明守城总兵、道吏、副将、参将、游击、千总、百总等30余员战死,守城官兵7—8万或逃或降。同时,自黄山前来增援的明川浙总兵童仲揆、陈策亦兵败浑河南北;武靖堡、虎皮驿总兵朱万良、姜弼,奉集堡总兵李秉诚援军,也于白塔铺被八旗兵击溃。童仲揆、陈策等阵亡,朱万良等畏战败退。是月十八日,努尔哈赤率大军进攻辽东重镇辽阳城,二十一日,克城,经略袁应泰自焚于镇远楼,分守道何廷魁投井而死,监军崔儒秀自缢,巡按张铨被俘,不屈自尽。此役后金军连下70余城。自此,辽东地区尽归后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