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辽东都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辽东都司 辽东都司军事指挥机关名。明代置。即辽东都指挥使司,属左军都督府。《明史·兵志二》: “辽东都司 (统辖): 定辽左卫、定辽右卫、定辽中卫、定辽后卫、定辽前卫、铁岭卫、东宁卫、沈阳中卫、海州卫、盖州卫、金州卫、复州卫、义州卫、辽海卫、三万卫、广宁左屯卫、广宁右屯卫、广宁中屯卫、广宁前屯卫、广宁后屯卫、广宁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广宁中卫、宁远卫、抚顺千户所、蒲河千户所、宁远中左千户所、宁远中右千户所、广宁中前千户所、广宁中后千户所、广宁中右千户所、金州中左千户所、铁岭左右千户所、铁岭中左千户所、三万前前千户所、三万后后千户所、三万中中千户所、辽海中中千户所、辽海右右千户所、辽海前前千户所、辽海后后千户所、东宁中左千户所。” ☚ 辽国兵制 辽弘义宫卫 ☛ 辽东都司全称“辽东都指挥使司”。明朝在辽东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洪武八年(1375)十月置,隶山东布政使司。治于辽阳城。辖域南至旅顺口,北达开原,东抵鸭绿江,西达山海关。下辖25卫、2州:定辽中、左、右、前、后卫,广宁卫,广宁中、左、右卫,广宁右、后、中、左、前各屯卫,义州卫、宁远卫、三万卫、辽海卫、铁岭卫、沈阳中卫、海州卫、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东宁卫及自在州、安乐州。两州及东宁卫,专门安置女真来附之人。其余诸卫亦曾先后安置不同数量的女真人口,并住有朝鲜族人。 辽东都司官署名,亦为政区名。明置,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因元辽阳行省刘益等归降,设置辽东指挥司,以刘益为指挥同知。旋刘益为叛将所杀,复以吴立、张良佐、房暠为辽东卫指挥佥事。其后又在辽东卫之上置定辽都卫,设都指挥使二人。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改全国都卫为都指挥使司,于是定辽都卫亦改称辽东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五军都督府。辽东都司治所在辽阳,辖有二十五卫。永乐七年(公元140 9年),又置安乐、自在两州,隶山东布政使司。都司设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各一人,下设经历司(置经历),断事司(置断事)等机构。各卫设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各一人,其办事机构亦有经历司、断事司等,所辖有千户所数个,千户所下辖百户所。明初,辽东都司与大宁都司统辖东北全境,其后置奴儿干都司,辽东都司的辖境缩小到东北南部地区。辽东虽未设置行省,然而在都司之外仍设有管理钱粮、司法和监察等机构:管理钱粮方面,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置分守辽海东宁道,属山东布政使司,管理粮储事务,成化十二年 (公元1477年)又于辽东设户部分司,置总理辽东粮储户部郎中一人,驻广宁,专总辽东都司的钱粮事务。管理司法方面,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置分巡辽海东宁道,属山东按察使司,初驻迈阳,后迁置广宁。管理监察事务方面,永乐间有察院的设置,派监察御史一人巡按辽东,驻辽阳,管理农商、学校、边机、狱讼等事务。辽东都司还设有管理军务的官,有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