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沿河民居
位于花垣县边城镇。边城原名茶洞、茶峒。“茶峒”为苗语,意为 “汉人居住的凹地”,因传说古时有两户汉人居此而名。边城地处湘渝黔三省市交界处,面临清澈的酉水上游清水江,湘川公路从镇南穿过,历史上曾是一处繁华的物资集散地,与浦市、王村、里耶并列为湘西四大名镇,也是苗族聚居区之一。民居前下河街是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后为岸柳成行的河码头。房屋平面均为小开间、大进深。沿江轻盈的吊脚楼、高耸的封火山墙、起伏的屋脊,高低错落,造型雅致。青色的砖墙,白色的粉墙,棕黄的木构架,深褐的小青瓦,对比鲜明,格调清新。其中最为醒目突出的是石家院宅,为典型的苗族店铺型民居。建于清末民初。砖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封火山墙。院内主要采用阶梯状地面,以顺应地形。中部有两个天井,以解决长进深建筑的采光通风。后部吊脚楼采用错层式,下为厕所及畜圈,上为卧室,有挑台,可欣赏沿河秀丽风光。在后部吊脚楼与天井之间还设有一道横墙,具有分隔空间及防火、防盗和防洪作用。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 以这里为背景,至今仍是湘西最具魅力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