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辩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论述 论述评述 评叙 敷说 ☚ 记述 阐述 ☛ 辩论 辩论辩(持辩) 争 说论 对嘴 持辨 另见:争执 辩解 辩驳 辩才 口才 吵架 ☚ 辩论 争辩 ☛ 游说 游说游(游谈) 行说 漂说 ☚ 劝说 劝解 ☛ 辩说 辩说辩论、论证、推理。荀子用语。《荀子·正名》中说:“辩说也者,心之象道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辩。”意思是说,辩说就是通过理性思维活动反映客观规律;判断不能表达清楚的思想就进行推理;推理还不能说清楚道理,就进行辩论。他还对这种思维活动作了具体解说:“辩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强调辩论双方必须运用相同的概念名称,对论题作出清楚明晰的解释。墨子也重视辩说的作用,提出“辩是非”、“辩其故”,把谈辩作为“义事”的重要方面。他主张“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墨子·耕柱》)荀子极力提倡辩说,认为在辩说中应遵守“正其名”、“当其辞”、“辩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辩则尽故”等一系列规则,并将辩说分为圣人之辩、君子之辩、小人之辩三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清谈盛行,士大夫们对辩说更有所研究。徐干反对“利口”之辩,指出“俗之所谓辩者”,“美其声气,繁其辞令”,“不论是非之性,不识曲直之理,期于不穷,务于必胜”。认为辩的目的应是“求服人心,非屈人口”。《吕氏春秋》中还使用“辩议”一词表达“论辩”、“辩说”,认为通过辩说可以取长补短,是一种教育人的方法。“辩议不可不为。辩议而苟可为,是教也,教大议也。”(《吕氏春秋·用众》) ☚ 辩论 辩论比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