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辨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辨伪

辨伪

辨别古籍的真伪。我国的古籍众多,但其中也有部分伪书,在阅读整理时应当辨别。伪书的情况有多种:有的是伪托前人所著,以此自重,如《汉书·艺文志》载《伊尹说》二十七篇,《神农》二十篇,《黄帝内经》十八卷,这些书均非托名之人所著;有的是委托别人著书,成书后署自己的姓名,如毕沅命江声作《尚书今古文疏证》,书成后署毕沅之名而非江声;有的是把别人所著之书据为己有,如郭象的《庄子注》,原本为向秀所著,未完成而向秀卒,郭象遂窃为己有,稍作补充改易,成为己书;有的是原书散佚,于是有人伪造一本,冒充原书,如《古三坟》;有的书是真本中有后人增补的内容,也被认为是伪书,如《汉书·艺文志》所载《太公》二百三十七篇、《鬻子说》十九篇。伪书虽非题名作者所著,但不少伪书也有价值。如《黄帝内经》《尚书今古文疏证》等。
辨别伪书的方法主要有:
❶查书目著录与书籍考核之文,充分利用前人已有的考证成果。如《伪书通考》。
❷查作者。如果某书题为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之后,则可能是伪书或后人掺入了部分内容。
❸查征引情况。如他书征引本书原文之句,确有佐证,而与今本歧异,可定今本为伪书。
❹查时代思潮、社会风尚、文章风格、语言特点,可助辨伪。

☚ 辑逸   经传 ☛

辨伪

辨别古籍真伪、考订伪书的作者或著作时代的工作。辨伪的方法,主要是从书籍的内容、形式和流传情况等方面对一书加以综合的考察。如看古代目录对某书有否著录、该书的时代、作者、篇卷等是否与著录相符;看书中所涉及的人的称谓、避讳情况、人名、地名、朝代名、官名、历史事实、典章制度、引文以及词汇、文字、语法、音韵、文体风格、思想体系等是否与书中标明的成书年代相符。辨伪工作在我国起源很早,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就已辨别了四五十种伪书。这一工作在清代随着考据之学的兴起而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廓清我国古代学术的真实面貌起了一定作用。清人姚际恒著《古今伪书考》,较集中地反映了历代辨伪工作的成果。明人胡应麟著《四部正讹》和近人梁启超著《古书的真伪及其时代》,则是系统地从理论方面对历代辨伪学说和辨伪方法加以总结的较有代表性的著作。

辨伪

040 辨伪

凡作者姓名或著作时代不可靠的书籍在学术上都称之为伪书。我国古籍中流传的伪书,有原作者已无从查考而托名于前人者,有成书较晚而相传为前代著作者,也有原书已佚,后人有意作伪者,由于伪的程度不同,有全伪的,有基本上是伪的,也有部分是伪的。考辨伪书是一项专门的学问,从事考订伪书作者或著作时代的工作叫 “辨伪”。

☚ 辑佚   校勘 ☛
辨伪

辨伪Bian wei

广义上讲,辨伪是对某些存在真伪问题的事物进行考察鉴别,确定其真伪;狭义上讲,辨伪则是历史文献学中的一个分支,专指研究古代史料及古代书籍真伪的专门性学问,包含辨伪事、辨伪书两项内容。辨伪事,指考证古代史料的真伪及其来源和时代性,通过对一些重要史料本质的揭示,对其得以产生的社会环境加以认定;辨伪书则是通过考证古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书中情况等,来鉴别古书真伪,估价其使用价值,并指出使用该书应注意事项。辨伪的方法,主要有以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为依据两大类。明代胡应麟在《四部正伪》一书中提出了“辨伪八法”,清末梁启超在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第5章《史料之搜集与鉴别》中,总结了辨伪的12条公例,在其另一名著《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又将辨伪方法系统归纳成32条。这些均可作为辨别伪书的重要参考。一般意义上讲,我们所说的辨伪,就是指的辨别伪书。辨伪,特别是古书辨伪,在学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整理古籍、撰述史书、考察学术源流、评定古籍价值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版本   校勘 ☛
000044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