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辞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辞赋 辞赋两类文体合称。辞指楚辞,赋指汉赋。汉人以赋体源于楚辞,视辞、赋为一体,故合称辞赋。辞与赋虽均兼有韵文和散文性质,具有篇幅宏大,辞藻华丽,讲究文彩、韵律,喜用夸张、铺陈等特点,但辞更接近诗歌,赋更接近散文。 ☚ 风骚 诗歌 ☛ 辞赋 辞赋文体名。赋的另一 通行名称。它兴于楚盛于汉,以后各朝一直绵延不绝,系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始祖为屈原,然他的作品未以赋名。今见最早以赋名篇的是荀况的《赋篇》和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汉人或称屈原之作及当代人的拟作为“楚辞”,只是由于这些作品“诵读时须用楚地的方言和语调,因此不同于一般的赋”(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而并非视辞和赋是两种文体。对其文体归属则称为赋,如司马迁称屈原“乃作《怀沙》之赋”(《史记 · 屈原列传》),扬雄认为“赋莫深于《离骚》”(《汉书·扬雄传》),班固称屈作为“贤人失志之赋”,著录云“屈原赋二十五篇”(《汉书·艺文志》)。魏晋人亦同,如曹丕称“或问:屈原、相如赋孰愈?”(《北堂书钞》引)、皇甫谧称“屈原之属……赋之首也”(《三都赋序》)。同时也有以“辞赋”作为“赋”的代称的,如“景帝不好辞赋”(《汉书·司马相如传》),扬雄“尝好辞赋”(《汉书·扬雄传》),“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张衡《论贡举疏》),“王粲长于辞赋”(曹丕《典论·论文》),“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曹植《与杨德祖书》)。这样,“辞赋”遂成赋的另一惯用称谓,相沿至今。 ☚ 辞 颜谢 ☛ 各种文体 各种文体记叙文:记(记录;~要;游记;杂~;笔记;记载文) 传(传记;传略;记传) 谱(年~;家~) 纪(纪行;本~) 志(~书;方~;墓~) 另见:文采 文风 ☚ 文体 体裁 ☛ 辞赋 辞赋我国古代文学样式之一,为 “辞” 与 “赋” 的统称。其中辞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因称 “楚辞”,也有称 “南风” 与 “楚歌” 的。楚辞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限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某些创作手法,形成了字句长短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在内容上想像丰富、感情奔放,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并在行文中多用 “兮”字以助语气; 而赋始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与体制。赋的主要特点是,铺陈事物讲求文采,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韵律较强。辞赋是综合了“辞” 与 “赋” 的特点,而形成的 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辞赋兼有韵文和散文的性质,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独特的文学体裁。辞赋一般都篇幅宏大,辞藻华丽,讲求文采,注重韵律,常用夸张与铺陈的手法描绘事物。 ☚ 赋 传奇 ☛ 辞赋汉代常称辞和赋为辞赋。前者产生于战国楚,故又称“楚辞”。因以《离骚》为代表,因而又称“骚体”。后人也有称《离骚》为《屈赋》。后者据说得名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到了汉代,发展很快,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体制。除了继承楚辞形式上的某些特点,更多地采取了散文手法。有以铺叙事物见长的大赋,又有以抒情为主的小赋。后又沿着古文和骈文交替发展,较接近散文的为“文赋”,较接近骈文的为“骈赋”、“律赋”。 赋/辞赋/骚体/七体/汉大赋/连珠/俳赋/律赋/文赋/叙事赋/咏史赋/说理赋/抒情赋/咏物赋 ☚ 文体分类 赋 ☛ 辞赋 辞赋中国古代“辞”、“赋”两种类似文体的合称。辞和赋因为在形式上差不多,所以,汉代人认为是同一体裁,于是统称为“辞赋”。辞赋,文体体制特点是既有抒情又有叙述或说理,介于诗与散文之间。从广义上说,属于古代散文的一种。“辞”原产生于战国楚地,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之曰“楚辞”。西汉刘向编辑了《楚辞》一书。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是沿用屈辞的形式。因为屈原《离骚》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作,故亦称骚体。后人沿用汉人的说法,也把屈原作品叫作“屈赋”。“赋”名始于战国荀卿的《赋篇》,最早出现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赋,称为“短赋”。赋可分为古赋、俳赋、律赋和文赋四类。到汉代发展演变成规模宏大的汉赋,汉赋称“古赋”,一般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形式。六朝赋称“俳赋”,又称“骈赋”,篇幅一般较短,讲究骈偶和用典。唐代又由骈体入律体,谓之“律赋”。格式要求严格,对仗比较工整,平仄和谐。宋代多以散文方式作赋,称为“文赋”。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即多以散代骈。“辞”和“赋”两者都要求文采华丽,句式比较规整,讲究韵律,富有音乐感,常用夸张、铺陈手法,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独特文体。 ☚ 赋 骚体 ☛ 辞赋ci fudescriptive poetic prose 辞赋ci fudescriptive poetic pros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