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输尿管肿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输尿管肿瘤tumor of ureter

系输尿管肿瘤的总称。有良性与恶性两类,以恶性多见。临床表现:无原因血尿,逐渐发生肾盂积水、疼痛等;造影及CT检查有助于诊断;脱落细胞学检查可确诊。治疗:及早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输尿管肿瘤tumors of ureter

以移行上皮细胞癌多见,其症状主要为血尿、疼痛及肾积水。多数肿瘤位于输尿管下段,确诊比较困难,即使作排泄性或逆行尿路造影有时仍不易确诊,而常在治疗肾积水手术中始发现。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切除范围包括肾、全部输尿管及部分膀胱。

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肿瘤指发生在输尿管壁各种组织的肿瘤。输尿管肿瘤不甚常见,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的发病率约为1:3,600,多见于男性。输尿管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癌的发病年龄多数在50~70岁之间。约有3/4肿瘤位于输尿管下段。1/4的病例为多发性。输尿管息肉的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发病部位则多在输尿管上段。肿瘤绝大多数起源于输尿管粘膜——移行上皮,故在病因上与肾盂和膀胱肿瘤相同;只是由于尿液流经输尿管,其中的致癌因素与输尿管壁接触时间短暂,故在尿路上皮肿瘤中输尿管肿瘤发病率最低,只占2%左右。
输尿管肿瘤的分类如下:


在病理上3/4为恶性肿瘤,即输尿管移行上皮癌(或称乳头状移行上皮癌,简称乳头状癌)。良性肿瘤多数为乳头状瘤,次为息肉(占输尿管良性肿瘤的1/4)。
输尿管移行上皮肿瘤的病理与肾盂及膀胱者相同。但由于输尿管壁薄,肿瘤侵犯肌层后就很快发生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进而转移到脊柱、肺及肝,故预后很差。输尿管息肉外观呈一光滑的棱形肿物或如叶状肿物,有蒂或基底与输尿管壁相连。组织结构为一结缔组织中心束盖以一层正常的移行上皮,有时有肌纤维,并有少数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因息肉中心束结构不同,故有纤维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或粘膜下纤维瘤之分。这些肿瘤可阻塞输尿管,引起肾输尿管积水,尤其是恶性度高的癌可导致完全性梗阻,使肾功能严重受损。
血尿和疼痛是输尿管肿瘤最常见的症状,约3/4的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疼痛多为腰部钝痛,偶可出现于健侧肾脏,排出条索状血凝块时则伴有绞痛。体格检查少有阳性体征,能触到积水肾脏的病人不足半数。位于输尿管下段的肿瘤经肛门或阴道指检偶可触到肿块。部分病人可伴发感染,出现脓尿、尿频、尿痛及发热。
疑有输尿管肿瘤的病例应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图、X线静脉尿路造影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等检查。静脉尿路造影可见到肾积水、输尿管积水、输尿管充盈缺损或肾不显影。输尿管癌或乳头状瘤所致的充盈缺损一般不超过2cm,而输尿管息肉则大多数超过2cm,有长达10~14cm者,边缘较光滑,并常可见到扩张的输尿管边缘或输尿管套叠,有时充盈缺损呈螺丝钻状。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肿瘤自输尿管口突出或输尿管口喷血。作输尿管插管术时,导管多在肿瘤处遇阻并卷曲返回。尿细胞学检查在输尿管肿瘤诊断上和手术抉择上很重要。也可采用“刷拭”活检法,通过6F或7F输尿管导管放入一条尖端带有小刷子的5F铁丝,在透视下对充盈缺损处进行刷拭,取下刷毛上的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癌细胞的恶性度高,需做根治术;恶性度低的可考虑局部切除及保留肾脏的手术。
输尿管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一般将肾、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部分膀胱一起切除。恶性度高或有肌层浸润的肿瘤要行术后放射治疗。对恶性度低的输尿管肿瘤作局部切除及电灼肿瘤基底的手术,效果与肾输尿管切除术相似。孤立肾的输尿管肿瘤更应采用保守的手术。输尿管息肉应作局部切除或输尿管部分切除再吻合术。有时输尿管病变范围较大,可考虑用回肠代输尿管而保留肾脏。
输尿管乳头状癌预后不良。当有肌层浸润时,存活5年者极少,加用术后放射治疗,预后稍有改善。输尿管息肉切除后可获治愈,无复发问题。
☚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损伤 ☛
000111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2: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