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良性肿瘤
常见的输卵管良性肿瘤有输卵管腺样瘤、平滑肌瘤。
输卵管腺样瘤 腺样瘤又名腺瘤、血管肌瘤、淋巴管瘤或间皮瘤,名称不同,实为同一疾病。腺样瘤是位于输卵管肌壁间或浆膜下的一种局限性小肿瘤,其中有很多由间皮细胞,内皮样细胞或甚至上皮样细胞所形成的腺样空腔。通过电镜观察。证实此腺样空腔壁的细胞为间皮来源。
输卵管腺样瘤体积均小,自显微病灶至3cm直径大小不等,肉眼观察为浆膜下局限性隆起,常误认为平滑肌瘤,但与肌瘤不同的是,它并无假包膜形成。肿瘤切面为粉红或白色均为实性组织,偶有小的局灶性钙化点。镜检下可见许多扁平或立方形细胞所组成的空腔,并被富有胶元纤维和肌纤维的间质所包围。细胞无异型性,但有时细胞成团,以致空腔极小。在极其个别情况下,可见腔上皮与输卵管浆膜相连接。
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30~50岁妇女。由于肿瘤极小,且系良性,故临床上并无任何症状。因此,不但术前甚至手术时亦无法确诊,而大多是在手术标本病检或尸检时偶然发现。
输卵管平滑肌瘤 输卵管与子宫同为副中肾管来源,虽然子宫肌瘤发病率极高,但输卵管肌瘤却极为罕见。
肌瘤自显微病灶至12cm直径大小不等,但一般体积均甚小,大多为单个,偶亦有多个。位置可为粘膜下,肌壁内或浆膜下,以后者居多。肉眼观察,在输卵管浆膜下出现圆形隆起,质地及形状均与子宫肌瘤相似,镜检可见肌纤维呈旋涡状排列,虽与周围组织有明显分界,但并无子宫肌瘤所具有的假包膜形成。肿瘤也可发生各种退行性变,如玻璃样变,囊性变或钙化等。
临床上并无特殊症状。但如肌瘤体积较大时,患者可能扪到下腹部有包块; 如肌瘤诱发输卵管扭转,则可出现急性下腹疼痛。一般均系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但术前很少能确诊为输卵管平滑肌瘤。如肌瘤较大或有症状可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