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冰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冰片 中药名。 出《本草纲目》。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作的加工制成品。 龙脑香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f.常绿乔木,高达5米,光滑无毛。树皮有凹入的裂缝,外有坚硬的龙脑结晶。 叶互生,革质;叶柄粗壮;叶片卵圆形,先端尖,基部钝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无毛,有光泽,主脉明显,侧脉羽状,先端在近叶缘处相连。圆锥状花序,著生于枝上部的叶腋间,花两性,整齐;花托肉质,微凹;花萼5,覆瓦状排列,花后继续生长;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离开,略呈周位状,花药线状,药室内向,边缘开裂,药隔延长呈尖尾状,花丝短,雌蕊1,由3心皮组成,子房上位,中轴胎座,3室,每室有胚珠2枚,花柱丝状。干果卵圆形,果皮革质,不裂,花托呈壳斗状,边缘有5片翼状宿存花萼。种子1~2枚,具胚乳。 分布南洋群岛一带。本植物的树脂(龙脑香膏)、种子(龙脑香子)亦供药用,见专条。龙脑冰片: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 ❶ 龙脑冰片:为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1~7毫米,厚约1毫米,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味清凉,嚼之则慢慢溶化。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为棒状或多角形。 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主产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 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 产于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地。另有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DC.的叶提取的结晶,习称艾片。在商品中亦作为冰片之一种,见艾片条。 味辛苦,性凉。入心、肺经。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本草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内服:入丸、散,0.15~0.3克。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气血虚者忌服,孕妇慎服。 ❶ 治时疾发豌豆疮及赤疮子未透,心烦狂躁,气喘,妄语:龙脑3克。细研,旋滴猪心血和丸,如鸡头肉大。 每服1丸,紫草汤下,少时心神便定,得睡,疮复发透,依常将息取安(《经验后方》)。 ❸ 治头脑疼痛:片脑3克,纸卷作拈,烧烟熏鼻,吐出淡涎即愈(《青域神方》)。 除龙脑外,尚含葎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酮、龙脑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 这些成分,多少常混入市品冰片中。 冰片有某些止痛及混和的防腐作用;在体外较高浓度(0.5%)有抑菌作用;可用于神经痛或消炎。粘膜、皮下组织均易吸收,在体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体外。 临床报道❶ 治疗慢性气管炎。 ❸ 治疗小儿烧伤。 ❺ 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将冰片少许置于鸡眼上,用火点燃,至感觉疼痛时将火吹灭。愈后局部无瘢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