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轩辕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轩辕镜

轩辕镜

朱佐朝作。《新传奇品》著录。有《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影印旧抄本。存二十六出。叙南朝宋江南都督檀道济之幼女,被奶婆偷换得史馆办事王连成之幼子。时北魏征南大将军路景南侵,王连成与把持朝政之大司空徐羡之为和战问题发生争执。徐以王失落先帝所赐浑仪镜为名诬陷之,致使王家惨遭不幸,备受离散之苦。后檀道济生擒路景,请上方剑斩徐羡之,檀、王两家结为朱陈之好。此剧与朱云从《龙灯赚》名异而情节曲白均同,或谓《轩辕镜》为《龙灯赚》之改定本。

☚ 五代荣   璎珞会 ☛

轩辕镜

《轩辕镜》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梁·任昉《述异记》卷上:“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又,隋·王度《古镜记》:“侯生常云:‘昔者吾闻黄帝铸十五镜,其第一横径一尺五寸,法满月之数也。以其相差。’”黄帝即轩辕氏。

【释义】古时传说铜镜是轩辕氏首先模仿满月的样子制造的。后人有将“轩辕镜”作为一种避邪的镜子,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轩辕镜,其形如球,可作卧榻前悬挂,取以辟邪。”还有人将古镜美称为“轩辕镜”。

【例句】①起制轩辕始建,物来应堪人羡。(曾瑞套曲[般涉调·哨遍]《古镜》)这是一首咏物曲,首句先说镜子是轩辕氏发明创造的,以此写其古朴。②大人怀揣万古轩辕镜,照察我这衔冤负屈情。(佚名杂剧《神奴儿大闹开封府》第四折)大嫂道白。意即包大人心如明镜,体察冤屈,参见“明镜”条。“轩辕镜”为明镜之美称。③松梢月,恰便似苍龙捧出轩辕镜。(郑光祖杂剧《梅香骗翰林风月》第一折〔寄生草〕)苍龙形容松,轩辕镜比喻月亮。④只愿老爷怀中高揣轩辕镜,照察我这悲悲痛痛,酸酸楚楚,说无休诉不尽的含冤负屈情。(武汉臣杂剧《包待制智赚生金阁》第四折)郭成魂道白,轩辕镜比喻明亮的镜子。此又暗用“明镜”典故,比喻官员照察案情。

轩辕镜

轩辕镜xuānyuánjìng

━━┃ 喻月亮。明·常伦《山坡羊·赏月》曲:“叹人世阴晴不定,想兔魄今宵偏莹。山衔树捧拥出轩辕镜。”

☚ 坠兔   青珥 ☛

轩辕镜

镜名。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轩辕镜其形如球,可作卧榻前悬挂,取以辟邪。”因传说可以避邪,故又有了察曲照冤的神力,元武汉臣《生金阁》第四折:“只愿老爷怀中高揣轩辕镜,照察我这悲悲痛痛、酸酸楚楚、说无休、诉不尽的含冤负屈情。”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雜俗部 > 祈禳 > 軒轅鏡
軒轅鏡  xuānyuánjìng

古代用以辟邪的鏡。宋·趙希鵠《洞天清禄集》:“軒轅鏡其形如毬,可作卧榻前懸掛,取以辟邪。”元·武漢臣《生金閣》第四折:“只願先爺懷中高揣軒轅鏡,照察我這悲悲痛痛、酸酸楚楚、說無休、訴不盡的含冤負屈情。”

轩辕镜

180.轩辕镜(p3019.2)

书证之一引作: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 “轩辕镜其形如毬,可作卧榻前悬挂,取以辟邪。”
按:引书证失注篇目,显得不确,无法覆按原文。该书一卷,有: 《读画斋丛书》、《海山仙馆丛书》、《美术丛书初集》、《说郛》(商务印书馆本)卷十二、《丛书集成初编》等版本;此外,异名《洞天清录》一卷,计有,《格致丛书》、《唐宋丛书》、《奚囊广要》、《说郛》(宛委山堂本)卷九五、《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等版本。笔者翻《丛书集成初编·艺术类》本,见其篇目有:古琴辩、古砚辩、古钟鼎彝器辩、怪石辩、研屏辩、笔格辩、水滴辩、古翰墨真跡辩、古今石刻辩、古画辩,共十篇,每题下隶属数则。有之,当在《古钟鼎彝器辩》中,细检两遍,终未搜索到书证引文;它篇不当有此,但亦翻检一过,终无所获。不知此书证究系出自何书何篇。编者偶然疏忽于笔下,读者则踏破铁鞋无觅处也。

☚ 轩昂   载籍 ☛

轩辕镜

传奇。清朱佐朝撰。二十六出。佐朝有《乾坤啸》传奇已著录。此剧演檀道济夫人生一女,为阻止其夫娶妾,谎称所生是男孩。在赴京途中,遇王璧家人抱幼儿观灯,被檀府乳母潜换。王璧被祸,改姓入檀府教书,其妻女扮男装离家,伺机替夫报仇。后夫妻团圆,两家亦结为儿女亲家。观此剧似有未完之意,而与清朱云从所撰《龙灯赚》传奇不特本事相同,即曲词道白,亦无少异,惟改换目名。如此本《换子》,《龙灯赚》则为《偷儿》。出数比《龙灯赚》少五出。有程氏玉霜簃藏旧钞本,《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据此影印本。

轩辕镜

绍剧状元戏。宋仁宗年间,富商冷如春见到秀才冯元之的妻子容貌美丽,就将她骗到家中,要霸占她。冯妻力拒之。冷如春将冯氏夫妇杀死,并把其子冯春投入河中,后为新任县令包拯救起。包拯让他上告,并依律将冷如春处死。此后,冯春得中状元,官至元帅,奉旨出征,借助家传的轩辕宝镜取胜还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17: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