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躯干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躯干骨

成人躯干骨一般由24个椎骨、1个骶骨、1个尾骨、12对肋和1个胸骨组成。椎骨在未成年前有32~34块,即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和尾椎3~5块。青春期后5块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在30~40岁时尾椎才融合成尾骨。

躯干骨

躯干骨

分为脊柱、胸廓、骨盆三部分。脊柱又分为颈、胸、腰、骶、尾等椎骨。脊柱从上到下成为两前两后的弯曲形状,使直立的脊柱具有弹性的结构,颈椎、腰椎旁边不长肋骨,能作较大的活动。胸廓是呈扁圆形,前后扁,左右宽,上口尖,下口宽圆;后面是胸椎,前面是胸骨,每边有12条肋骨,肋骨又分肋骨和肋软骨,连接的边缘形成肋弓;每边有7条肋骨连接胸骨,8~10三肋互相连接前一肋骨,10~11两肋不连胸骨。骨盆形似盆,由下肢的两髋骨前面互相联合,后面连接骶骨、尾骨围成一个骨环。男的骨盆高而窄。女的骨盆低而宽,两髂前上棘间距宽,从侧面看较倾斜(见图3


❹)。

☚ 头骨   上肢骨 ☛

躯干骨truncal bones

系由椎骨、肋骨、胸骨3部分构成的,为骨的一部分。其中游离椎骨24块、骶骨1块、尾骨1块、肋骨12对、胸骨1块。躯干骨借结缔组织的牢固连结,构成人体的躯干支柱,对重要器官有保护作用。躯干骨以其功能不同,形态结构亦不同,其中脊椎骨为不整形,较短厚,对支持身体荷重有重要意义;肋骨为半弧形扁骨,与胸骨、椎骨形成胸廓,以保护胸腔内器官。躯干骨外伤多见。

躯干骨

躯干骨Qugangu

艺用解剖可分为脊柱、胸廓、骨盆三部分。
❶脊柱又分颈、胸、腰、骶、尾等椎骨。脊柱颈椎、腰椎向前弯、胸椎、骶椎向后弯,脊柱的颈椎、腰椎两侧没有肋骨,能作较大的活动,胸椎两旁有肋骨连接,故侧屈受影响。
❷胸廓呈扁圆形,前后扁,左右宽,上口尖圆,下口扁宽。由胸椎、肋骨、肋软骨、胸骨围合而成,每边7条肋骨,通过肋软骨直接连胸骨,8、9、10、三肋骨互相连前一肋,11、12两肋不连胸骨,两边肋软骨互相连接成为助弓。
❸骨盆形似盆,由下肢的髋骨和脊柱的骶骨、尾骨围合而成。男骨盆高而窄,整个骨盆较直;女骨盆低而宽,两髂前上棘间距宽,耻骨角度也大,整个骨盆也较倾斜(图4
❷、
❸、图5
❷)。

☚ 头骨   上肢骨 ☛
躯干骨

躯干骨

躯干骨包括椎骨24块,骶骨和尾骨各1块,肋12对和胸骨1块,它们互相连接成可活动的脊柱和骨性胸廓,支持头部,保护脊髓和胸腹腔脏器。躯干骨还与上肢带骨和下肢带骨构成连结。躯干骨具有明显的节段性。
椎骨 椎骨属于不规则骨,按其所在部位命名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前三者称为真椎,成年人的骶与尾骨是分别由五个骶椎和四个尾椎长合形成。椎骨的形态和功能因其所在部位不同而异。一般区分为前方承重的椎体和后方与体共同围成椎孔的椎弓两部分。
胸椎 胸椎是典型椎骨,共12块。椎体呈矮柱状,中部略细,后面稍凹,体周围有一些小的滋养孔,后面更有通过静脉的1~2个较大的孔。体的上下面略呈“心形”,凹向后,较平坦,但其周缘较坚厚并覆以透明软骨环。在体的侧面后分上、下缘处,分别有上肋凹与下肋凹,而第九椎体只有一对上肋凹,第10~12椎体各有一对全肋凹。椎弓借其两侧前端较细的椎弓根连于椎体后外侧的上分,根与体构成较浅的椎上切迹和较深的椎下切迹。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呈圆形。弓的后分是向下后方倾斜的椎板,自两侧椎板在后正中线长合处向下后方伸出棘突,颇细长。自弓根与弓板结合处向外后侧突出一对棒状横突,其末端的前面有横突肋凹,但第11~12对横突短小,无横突肋凹。自弓根与弓板结合处向上、向下分别伸出一对上关节突与下关节突;前者的关节面朝向后外,后者的与之相对。胸椎体由上向下依次加大。第12胸椎体近似腰椎。
颈椎 颈椎7个,体短小,横径大于矢径,上、下面的前缘向下倾斜。椎体上面的两侧缘稍翘向上,称为椎体钩。因为颈椎椎间盘的横径常较椎体上面的横径为小,以至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侧缘形成钩椎关节,亦称Luschka关节。椎孔大,呈三角形。弓根较细,椎上、下切迹亦浅窄。第2~6颈椎的棘突短小,末端分叉。横突较短,根部有横突孔,容椎血管通过;横突的上面有脊神经沟,由脊神经通过;突末端稍膨大,分为前结节及后结节。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特大,名为颈动脉结节,可对之压迫颈总动脉止血。上、下关节突短,有近似水平位的卵圆形关节面。第一颈椎无椎体,称为寰椎,由前弓、后弓和连结两弓的侧块构成。前弓中央的前面有前结节; 后面有圆形的齿突关节面。后弓较细而曲度较大,其后面中央有后结节;其前端上面有椎动脉沟。两弓之间的侧块肥厚,其上面有肾形的上关节凹与枕髁相接,下面有圆形的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突关节面相关节。侧块内面有粗糙结节,供韧带附着,横突粗大,末端不分叉,横突孔亦大。第二颈椎即枢椎,由体向上伸出的齿突长约1.5cm,其末端称为齿突尖。齿突有前、后关节面;椎体上面齿突的两侧各有一圆形的上关节面。弓根短粗,上有宽沟,下有下关节面。棘突较大,横突短小而不分叉。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但其长度常不超过第一胸椎棘突),不分叉;横突粗大,后结节大而前结节小,甚至缺如。
腰椎 腰椎5个,体大,其横断面呈凹缘向后的肾形。弓根粗大,椎板短厚,椎孔较大且呈三角形。棘突为垂直的长方形骨板,伸向后方。横突前后扁,伸向后外侧; 其根部后下方有副突。关节突较粗大,呈矢状位,上关节突关节面凹向后内,下关节突者与之相对,凸向外前。上关节突后缘有乳突。第五腰椎横突较短小,且斜向上后。
骶骨 骶骨由5个骶椎结合而成,凸曲向后,上宽下尖。第1骶椎体的上面称为骶骨底,其前缘向前突出,名岬。底的后方是三角形的骶管上口,上关节突位于上口两侧。底向两侧延伸为骶翼。第5骶椎椎体构成骶骨尖。骶骨前面即盆面,曲凹向前,其中间部分有4条横线,是骶椎体结合的遗迹。各线的两端各有一个骶前孔,有骶神经前支通过。骶骨后面即背面,隆突而粗糙。沿正中线有棘突融合成的骶正中嵴,其外侧有骶关节嵴,是骶椎关节突结合的遗迹,嵴下端向下突出,称为骶角,两角之间的空档是骶管裂孔(下口)。关节嵴的外侧是断续的骶外侧嵴。由骶翼向下延伸并位于骶前,后孔外侧的部分,是由骶椎横突及肋突融合成的外侧部。外侧部上分宽厚,其外侧面上部的前分有耳状面,后分是粗糙的骶粗隆; 下部窄薄,转向内侧并入骶骨尖,其转弯处稍隆起称为骶骨下外侧角。骶管的横断面呈三角形,借其两侧的4对椎间孔与骶前,骶后孔相通。骶骨的性别差异较明显,女性者较短而宽,盆面凹曲深,耳状面稍短;男性者与之相反。
尾骨 尾骨通常是由4个退化的尾椎在成年后逐渐长合而成。上大下小,第1尾椎体的上面是底,接骶骨尖,其后外侧各有1对突向上的尾骨角接骶角; 横突极不发达,借韧带与骶骨下外侧角围成孔。其他尾椎多是结节状小骨块。
椎骨的常见变异与畸形
❶颈椎: 寰椎可出现部分地或全部与枕骨长合;前弓与后弓可因骨化不全而未长合;枢椎有时与第3颈椎长合或其齿突不与椎体长合; 第7或6颈椎肋突过分发育时,可出现颈肋。
❷胸椎: 数目可为11或13个; 邻位胸椎可能长合; 也可出现半边胸椎。
❸腰椎: 数目可为4个或6个;第1~2或第3腰椎肋突过分发育时,可出现腰肋;两侧椎板若不长合,即出现脊柱裂;第5腰椎若与骶骨长合;即为腰椎骶化。
❹骶骨: 可能由4~10节骶椎合成:第1骶椎不与第2骶椎长合时,即出现骶椎腰化; 骶管后壁部分地或全部不长合,即脊柱裂。
❺尾骨: 可能为3节或5节,或更多节,

图1 各部椎骨
A. 寰椎(左,上面观;右,下面观) B. 枢椎(左,上面观;右,侧面观) C. 颈椎(左,上面观;右,侧面观) D. 胸椎(左,上面观;右,侧面观) E. 腰椎(左,上面观;右,侧面观) F.骶骨与尾骨(左,前面观;右,后面观)

或缺如。
胸骨 胸骨扁而长,分为三部:
❶胸骨柄,在上端较厚而短,其上缘中间凹陷,称为颈静脉切迹,上缘两端亦凹陷,即有锁骨切迹,接锁骨胸骨端;侧缘上分有肋切迹,接第1肋软骨。
❷体,紧接柄下,稍薄而长,由四部分骨化合成,前面有三条横线为其长合的遗迹。体与柄相接处有微突向前的横嵴,即胸骨角。横嵴两端有肋切迹,接第2对肋软骨;体的侧缘另有4对肋切迹,接第3~6对肋。
❸剑突即下端,扁薄而形态变化颇大;它与体连接处的两侧有接连第7对肋的切迹。剑突有孔是多见的,胸骨裂或胸骨缺如,都是先天性异常。

图2 胸骨与肋骨
A. 胸骨 B. 肋骨 1. 第1肋骨 2. 第2肋骨 3.第3肋骨 4. 第8肋骨 5. 第12肋骨

☚ 颅的年龄性变化及性别差异   肋 ☛
000000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