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踢毽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踢毽子

踢毽子

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也称“踢箭子”。历史悠久,为古代蹴鞠运动演变而成。用布或皮缝裹小铜钱为底座,上插一束鸡毛而制成毽子。踢法有盘踢、拐踢、蹦踢、间踢等。比赛方式,单人赛有比踢数、比花式等。集体赛则在场子上划约一米长的“河”,将场子分成两个区,两队各占一个区。一队先将毽子踢过“河”,对方要在毽子落地前或第一次落地反弹起将毽踢回对方区,如此反复进行,若一方失误,即对方得1分,以10分为一局,一般采用五局三胜制。

☚ 投镖   放风筝 ☛

踢毽子

见“踢毛牙”。

踢毽子

踢毽子

练习腿力和灵巧的民族体育活动。将三根鸡尾羽用布扎缝于圆形金属或硬塑座的平面中心(羽根垂直座面)成键子。抛键后用脚内侧于体前接踢,以连续踢的次数多少衡量技巧高低。可个人练,也可几个人比赛。踢时重心移向支持腿,要准确判断毽子落点,快速调整位置,双臂自然摆放维持平衡。此外,还有多种踢法:两脚内侧交替踢;膝上提,小腿外摆,用脚外侧踢;脚背踢;脚后摆内侧踢;支撑腿跳起直膝前摆,另脚从其下作内侧踢等。以上各踢法可连续踢或交替、穿插踢。另可用身体某部位(如脚背、膝盖、肩膀、额头等)接着毽子后抛下再踢。还可3~5人围成一圈轮流用各种方法踢,踢时身体俯仰翻转做各种姿势。踢远比赛:在平坦场地中央画一中线,距中线15~20米处各画一端线。在中线开始甲向乙方境内做内侧踢接后摆踢远。乙从毽子落点,用同样方法向甲方境内踢,如此轮流进行,谁先踢过对方端线就取胜。毽球:在场上支网为界,两队队员分立于网两侧,按规则将毽踢越网子落于对方场内,对方接键再踢过来。毽落于对方场内得分。

☚ 夺棍角力   国际式摔跤 ☛
踢毽子

踢毽子

民间传统游戏。亦作“踢箭子”、“踢燕子”。由古代的 “蹴鞠”演变而成。毽子别称“燕子”,由布或皮裹小铜钱缝成底座,上面插一束鸡毛制成。踢毽子多是自踢娱乐, 也可以数人踢。唐代时称“蹀䤻”,有十二岁儿童能够一气踢五百下。宋时踢毽子更为普及,有单脚、双脚、花样等多种踢法以及佛顶珠、剪刀抛、耸膝、突肚、左右葫芦等各种名目。明代以后,技巧高超者不仅能用脚,还可以用头、肩、背、胸、腹等部位接毽。清代有了 “杨柳青,放风筝; 杨柳紫,踢燕子”的民谚,文人也多乐于将踢毽子的情形描记下来,如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的语句。

☚ 捉迷藏   踩高跷 ☛
踢毽子

踢毽子Tijianzi

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体育活动。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是由古代的蹴鞠发展变化而来的,在中国的南北方都极为盛行。毽子,有鸡毛制成的.也有用皮毛、纸条、绒线等制成的。踢毽子的基本动作有盘、磕、拐、蹦等四种。“盘”是指用两脚内侧交替踢;“磕”是指用膝盖将毽子弹起;“拐”是指用脚外侧反踢;“蹦”是指用脚尖踢。踢毽子的花样繁多,如旋转踢脚尖和膝盖交替踢,毽穿环、远吊、近吊、高吊、前踢后勾等。还可以用肩、背、胸、腹代足接毽等。现在全国各地踢毽子开展的十分广泛。在一些城市中,小学常举行踢毽比赛,比赛内容不一,有比踢的次数的,有比踢毽难度的。比赛方法有单人踢,也有集体传踢的。踢毽子是一种良好的全身运动,特别有益于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增进健康,并且它简单易行,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中、小学开展。

☚ 民间举重   爬竿 ☛

踢毽子

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由古代蹴鞠演变而来。毽子以布或皮缝裹小铜钱为底座,上插一束鸡毛。踢法有盘(脚内侧踢)、磕(膝盖顶)、拐(脚外侧反踢)、蹦(脚尖踢),可组成多种动作。比赛形式有单人和集体2种:单人比踢数、比花样等;集体则在场地中央划约1米宽的“河”,两队各站一区按规则往返踢毽,至某方失误为失1分,每局10分,5局3胜。

踢毽子

踢毽子tijiɑnzi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多在中小学生中进行,女生尤为喜欢。流行于境内各地。由古代蹴鞠运动演变而成。据宋高承《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夕镰、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名色,亦蹴鞠之遗事也。”毽子以布或皮缝裹小铜钱为底座,上插一束鸡毛。踢法有盘踢、拐踢、蹦踢、间踢等。也有使毽子落在手、肘、肩头等指定位置,以达不到固定的位置为失败。比赛形式多样,单人赛有比踢数、花式等。集体赛则在场子中央划一宽约一米的隔河,将场子平分为二,两队各站一区。一队先将毽子踢过河。对方需在毽落地前或第一次着地反弹起时将毽子踢回对方区,如此反复往返。一方未能将毽子踢回对方区域者即失一分,以十分为一局,采取五局三胜制,称为踢过河毽。

☚ 影壁   踢箭子 ☛
踢毽子

踢毽子

中国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又称踢箭子。由羽毛、皮毛、纸条、绒线等材料制成。该项运动历史悠久,据考证是由蹴鞠转变而成。在唐代 《高僧传》、宋代《事物纪原》 及明清以后的 《帝京岁时纪胜》、《广东新语》 等历史文献中都有详细记载。该项运动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北自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至江南各省及岭南地区的各族广大民众中普遍开展,并经常有组织地举办各类踢毽子比赛活动。比赛分单人踢、双人对踢和集体传踢等类型。该项运动简单易学,不需要大量的器材和场地,老少皆宜,是一项十分有益的群众体育运动项目。

☚ 龙舟赛   秋千 ☛
踢毽子

踢毽子

传统体育项目。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称:“它起源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宋人高承《事物纪源》中说:“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发展到现在,毽子制的种类繁多,除延用古法外,一般有纸毽、布毽、塑料毽三种。踢毽子是湖南民间十分普及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其基本动作有磕、蹦、拐、盘四种,花样有“头戴凤冠”、“梅嫦背剑”、“鸡穿仙洞”、“黄龙缠身”等等。1982年,体育工作者将毽子改造成为毽球。1984年3月,国家体委把毽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86年正式制订了《毽球竞赛规划》。1985~1987年,株洲车辆厂组队参加了第一至第三届全国毽球锦标赛。

☚ 射弩   秋千 ☛
踢毽子

踢毽子

传统儿童游乐活动,尤为女孩喜爱,流行于全省。毽子用几片雄鸡尾毛固定在铜钱孔子上,用布将铜钱和鸡毛头部包紧扎好,叫做鸡毛毽子; 或用棉纸双层叠起,用剪刀将一边剪成细丝,一边不要剪断,打开后,将铜钱包在没有剪断的棉纸部分,合起来用线扎紧,即成纸毽子。踢毽时一般用脚踢,有多种花样,如盘,即用脚的内侧踢毽; 拐,即用脚的外侧踢; 悬,即一脚站立,一脚悬在空中不落地踢; 席,即用脚背接住,停一会再踢起;跳,即将毽子踢得很高,然后跳起身来,将脚伸向后方,从后面踢起。还有手脚并用,双手从大腿下伸出拍毽的。踢毽可一人玩,也可多人比赛,还可以互相抢接,以踢得多,接得准,花样多为胜,是一项很好的健身游乐活动。

☚ 踩高跷   赞龙 ☛
踢毽子

踢毽子

中国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又称踢箭子。由羽毛、皮毛、纸条、绒线等材料制成。该项运动历史悠久,据考证是由蹴鞠转变而成。在唐代《高僧传》、宋代 《事物纪原》及明清以后的 《帝京岁时纪胜》、《广东新语》等历史文献中都有详细记载。该项运动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北自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至江南各省及岭南地区的各族广大民众中普遍开展,并经常有组织地举办各类踢毽子比赛活动。比赛分单人踢、双人对踢和集体传踢等类型。该项运动简单易学,不需要大量的器材和场地,老少皆宜,是一项十分有益的群众体育运动项目。

☚ 龙舟赛   秋千 ☛
踢毽子

踢毽子

普遍流行的传统民间游戏。起源于汉代,流行于南北朝,隋唐以至明清都有踢毽子的记载,民国时从农村传向城市。毽子一般用制钱系上线或鸡毛做成,踢法有“踢、拐、跳、箭、拼……”,边踢边唱或数数。如曲阜尼山乡女孩唱:“大闺女踢毽子,你娘喊你吃饭去,做的什么饭,煮的白菜汤,咯喽咯喽响”。踢毽子既有趣,又活动身体,现已成为一种健身运动,并举行比赛,以踢数多少定输赢。

☚ 撞钟   踩寸子 ☛
000112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