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跳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遊戲類 > 體育部 > 少數民族遊戲(附) > 跳鼓 跳鼓 tiàogǔ 苗族傳統民間體育遊戲。流行於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每年農曆臘月二十至第二年正月十五舉行。在村寨當道置一大鼓,按苗族習俗,路過者均需上前敲打一番,不會打的罰學猫、狗叫。打法分單打、雙打、男女混合打等。男子單打多以武術動作組成套路,粗獷有力。女子單打多以生產動作,如紡紗、織布、摘花、揮刀等組成套路,輕捷柔和。節奏有單點鼓、雙點鼓、三點鼓、九點鼓、十一點鼓和步行鼓,轉身鼓等。打鼓動作有脚跳、手擊、腰旋、體轉等。步伐有走三步、踩三角和滚步翻身等。比赛時,以跳鼓的動作優美、準確,定勝負。 跳鼓 跳鼓苗族传统体育活动。早在明清前就已盛行。相传古代有个魔王,经常祸害人畜庄稼,最后终于被一对会武艺的年轻夫妇刺死,人们为欢庆胜利,把魔王的皮剥下来,蒙在一节空心树干上制成了鼓。从此每当村寨举行公祀活动时都要跳鼓,后来则多在传统节日和重大集会时举行。介时在树寨当道上立一面或几面鼓,参加聚会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自打自跳。跳鼓基本动作是脚跳、手击、腰旋、体转等,按武术动作和生产、生活摹仿动作,编成一定的套路。男人多以武术动作套路跳鼓,如“流星赶月”、“猛虎下山”、“观音坐莲”等;女人多以生产生活摹仿动作套路跳鼓,如纺纱、织布、绣花、摘花、照镜、推磨等。跳鼓时步伐也有讲究,如走三步、踩三角、滚步翻身等。跳鼓形式有单打、双打、对打、男女混合双打和多人打几种。村人、村寨间可以进行跳鼓比赛,以动作优美、准确者为胜。除作为民间体育活动的跳鼓形式之外,还有一种歌舞跳鼓,具有舞台表演性质。 ☚ 赛布鲁 摔跤 ☛ 跳鼓 跳鼓苗族传统体育项目。分为古代歌舞式和民间体育式两类,并已列入比赛项目。跳鼓鼓面直径80~100厘米,鼓架高60~70厘米,以单脚跳为主。其步法有左右梭步、垫步、莲花交叉步、踩三角、滚动步、半圆步等; 手法有掌背击、肘击和棒击等; 棒击又分单、双棒击和莲花棒、小舞花等; 身法有腰旋、体转、小燕侧翻等。 ☚ 八人秋 哆毽 ☛ 跳鼓 跳鼓苗族一种古老的以鼓声伴奏的艺术体操。今已演变为古代歌舞式和民间体育式两类,后者已列入比赛项目,并订有《竞赛规则》。规则规定有单人、双人和多人赛;场地长10米、宽6米,鼓面直径80~100厘米,鼓架高60~70厘米; 比赛项目有面向鼓拍击、背侧向鼓拍击、庆丰收、敲边鼓等。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的技巧、灵敏度以及功底与造型评分,按总分排定名次。苗族跳鼓动作优美而豪放,以单脚跳为主。步法有左右梭步、垫步、莲花交叉步、踩三角、滚动步、半圆步等。手法有掌背击、肘击和棒击; 棒击又分单、双捶击和莲花棒、小舞花等等。身法有腰旋、体转、小燕侧翻等。苗族人民在传统节日跳鼓时,相继表演,通宵达旦。 ☚ 打泥脚 抢花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