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路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路翎1923—

江苏南京人,祖籍安徽。
著名作家。曾任南京市军管会文艺处创作组组长,兼任南京大学讲师。1955年胡风事件发生后受到株连。1979年重返中国剧协工作。著有《财主底儿女们》、《燃烧的荒地》、《板门店前线散记》等小说、散文、剧本。
原名:徐嗣兴
笔名:路翎、木纳、未明、冰菱、余林、烽嵩、徐烽、莎虹、流烽、嘉木、穆纳

路翎

我所知道的路翎
我与外国文学
路翎这个名字
路翎传略及其创作
路翎生平及其创作的若干考订
路 翎
路 翎
化 铁
路 翎
绿 原
沈永宝等
沈永宝等
林曼叔等
李立明
新文学史料1985年2期
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2期
读书1985年2期
文教资料简报(江苏)1985年4期
文教资料简报(江苏)1985年4期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114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466页

路翎

路翎——灵魂奥秘的探索者
路翎
路翎传略
杨义
万平近
杨义
文学评论1983年5期
当代文学研究参考资料1984年11期
新文学史料1987年1期,名人与冤案——
中国文坛档案实录(一)第521页
“斯文扫地”——访作家路翎
一九三七年在武汉(上、下)
胡风、路翎来往书信选(1—3)
叶永烈
路翎
晓风辑注
人才天地1987年2期
春秋1988年1、2期
新文学史料1991年3期,新文学史料1992
年1、2期
路翎同志生平 新文学史料1994年2期
哀路翎冀汸新文学史料1995年1期,名人与冤案——
中国文坛档案实录(一)第405页
路翎早期的文学活动
著名作家路翎在北京逝世
朱珩青
中国人物年鉴编委
会编
新文学史料1995年1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5)第432页
一代英才路翎朱珩青名人与冤案——中国文坛档案实录(一)第
438页
路翎的悲剧曾卓名人与冤案——中国文坛档案实录(一)第
514页
路翎

路翎1923—1994

小说家。原名徐嗣兴。原籍安徽无为,出生于江苏南京。抗战后去四川,曾编辑合川县《大众日报》副刊《哨兵》。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创作,并协助胡风编辑《七月》,成为“七月派”的重要小说家。以后又编辑过“七月派”另一刊物《蚂蚁》。1942年发表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1948年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问世,以封建家庭及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无情地抨击了旧的思想和制度,反映了知识分子的悲剧,是其代表作。另有短篇小说集《青春的祝福》《求爱》《在铸炼中》,中篇小说《蜗牛在荆棘上》,剧本《云雀》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大学讲师,后到北京青年艺术剧院任创作组副组长、戏剧出版社编辑。1952年赴朝鲜战地访问,写了《洼地上的“战役”》《初雪》等小说和散文。1955年因“胡风事件”受株连。1979年重回中国剧协工作。著有长篇小说《战争,为了和平》和《路翎书信集》等。有《路翎剧作选》《路翎小说选》。

☚ 海默   蒋孔阳 ☛
路翎

路翎1923.1.23—

原名徐嗣兴。笔名有冰菱、徐烽、莎虹等。江苏南京人。幼年在南京莲花桥小学读书。1935年考入江苏江宁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家迁往四川,曾在国立第二中学肄业。1939年后,在国民党政府所属的机构中,当过宣传队员、办事员、图书管理员等。十七岁登上文坛,初期作品发表于胡风主编的《七月》等杂志。抗战时期结集的作品有: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1942年),反映旧社会矿区工人和妇女的苦难生活。同类题材的有短篇小说集《青春的祝福》(1944年)。中篇小说《蜗牛在荆棘上》(1944年)则描写了农村生活。1945年他还完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以江南一家大地主大资本家家庭的风流云散为中心,力图反映一二八事变后十年间中国的社会生活面貌,提出在动乱的时代中青年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曾引起文坛的广泛注意和争议。抗战胜利后,他仍然一面在学校等处任职,一面从事文学创作。这期间结集的作品有:中篇小说集《燃烧的荒地》(1948年),短篇小说集《求爱》(1946年)、《在铁炼中》(1947年),以及剧本《云雀》等。他的小说取材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和苦难生活;艺术上比较注重结构和剪裁,能刻画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建国后,他曾在南京和北京的文艺创作部门工作。结集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平原》(1951年)、《朱桂花的故事》(1951年),散文集《板门店前线散记》(1954年),剧本《英雄母亲》(1951年)、《人民万岁》(1951年)等。以及著名的短篇小说《洼地上的“战役”》等。1981年后,开始恢复文学活动,发表了小说散文集《初雪》(1981年)、中篇小说《巍峨的情感》(1982年)等。

☚ 楼适夷   松">褚松 ☛

路翎

 现代作家。江苏南京人。抗战时期开始文学创作,解放前出版了《青春的祝福》等四本短篇小说集, 《饥饿的郭素娥》等三个中篇和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等。解放后著有短篇小说集《初雪》等。
路翎

路翎1923—Lu Ling

现代小说家。原名徐嗣兴,笔名路翎、冰菱、余林等。江苏南京人。1937年抗战爆发后离开南京,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到四川大后方以后,曾进一所中学学习,因思想左倾激进,被校方开除。1940年他来到一个煤矿担任小职员,这期间,他同矿工进行了广泛的接触,这段流浪生涯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础。1940年他的短篇小说《“要塞”退出以后》在《七月》上刚一发表,就引起了评论界的密切关注。此后,他一面继续到处漂泊,一面在《七月》、《希望》等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小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主要从事编剧工作。50年代初曾到朝鲜战场作实地访问,并创作了反映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生活的短篇小说《洼地上的战役》和《初雪》,在文坛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快就受到不公正的批判。1955年因“胡风反革命集团”一案被关进监狱,1975年获释后精神处于失常的境地。1980年获彻底平反。现仍从事创作。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青春的祝福》、《求爱》、《在锻炼中》、《平原》,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等。
路翎的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阔,矿工、农夫、士兵、知识分子都在他的小说中出现,这些人物都具有流浪汉的气质。中篇小说代表作《饥饿的郭素娥》反映的是矿工妻子郭素娥的悲惨遭遇以及她的自发的反抗和失败,当然作家的侧重点还是表现女主人公因长期受压抑而形成的病态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另一部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作品规模庞大,在宏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通过对封建大家族蒋家儿女们的活动描写,展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战争动乱年代的历史命运,由于作品注重表现人物灵魂的复杂性及其病态心理,因此被称作为一部“展示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史诗性作品”。作品的主人公蒋纯祖性格孤僻古怪,落落寡欢,喜欢沉浸于自己内心孤寂的心境,同时又具有一定个人英雄主义的反抗精神,确实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类知识分子的典型。
路翎的小说集中地体现了“七月派小说”的艺术追求,胡风指出他的小说着力探讨的是“在历史事变下面的精神世界底汹涌的波澜和它的来根去向”,这使路翎的小说具有强烈的心理分析色彩。

☚ 吴组缃   田间 ☛
路翎

路翎1923~1994

现当代小说家。原名徐嗣兴。生于南京一商人家庭。1938年在四川读中学时开始学写小说。第一个短篇《“要塞”退出以后》,显露出其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功力。此后以中篇《饥饿的郭素娥》为成名作。著名长篇《财主的儿女们》 (1945~1948)在广阔的背景上描写苏州一巨富大家庭风流云散的故事,刻画了各种类型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使他成为“七月派”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另有《屈辱》、《蜗牛在荆棘上》等作品。解放后写有歌颂志愿军战士美好心灵的佳作《初雪》、《洼地上的战役》及长篇《燃烧的荒地》等。他擅长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作品有浓重的抒情色彩和较深的现实主义深度。

☚ 姚一苇   闻捷 ☛

路翎1923~1994Lu Ling

contemporary writer and playwright.Works: Snail Is On the Thorn,et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