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入侵莱茵河流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侵略莱茵河流域的战争。1661年路易十四亲政后,极力推行扩张主义政策,对外征战不已。法荷战争结束后,路易十四又以斯特拉斯堡曾为中古时代法国附庸为由,于1683年出兵进占该堡。1684年,他以同样理由占领卢森堡。1686年,神圣罗马帝国、瑞典、西班牙、荷兰、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各诸侯国组成奥格斯堡同盟,对抗法国的侵略。1688年9月,路易十四突然进兵莱茵河畔的巴拉丁侯爵的领地。10月29日,攻取菲利浦斯堡,接着连克特里尔、美因茨和科隆。然后,法军横扫莱茵河上游地区,猛攻法兰克尼亚和士瓦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遂对法宣战。奥格斯堡同盟成员国也相继对法宣战,大同盟战争爆发。神圣罗马帝国军队首先解救法兰克尼亚,继而分兵驻守法兰克福。同盟的其他国家军队亦进驻海德堡。法军被迫开始撤退,沿途烧毁曼海姆、沃尔妈斯、斯派尔等城。与此同时,同盟军攻占德意志的美因茨和波恩,收复莱茵河下游地区,双方在德国境内的战事于1689年结束,但直到1697年大同盟战争结束后才签订了赖斯韦克条约。依约,各国自1679年以来所占的地方归还原主。路易十四虽被迫放弃了1688年入侵时占领的地区,但却保留了阿尔萨斯和斯特捡斯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