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
路德维希(Ludwig,C.F.W.1816~1895),十九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威斯豪森(Witzenhan-sen)。1839年毕业于马尔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846年在马尔堡大学任比较解剖学教授,1849年在苏黎世任解剖及生理学教授,1855年在维也纳任生理学及动物学教授,1865年在莱比锡任生理学教授。路德维希有深厚的解剖学基础,这对他从事生理学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路德维希竭力反对当时盛行的“活力论”观点,主张用物理及化学的规律来解释生理现象。在他所著的《人体生理学教科书》第二版(1858)中,就明确地表示了这种思想。1843年他提出的尿生成学说,充分地反映了这个观点。1842年鲍曼(Bowman,W.1816~1892)提出尿中的特别成分如尿素、尿酸等是由肾小管细胞分泌出来的。路德维希则提出了滤过和重吸收学说。他认为肾小球好象一个过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压使血浆中的水分和晶体物滤出,而胶体物不能滤过,这样就形成了稀薄的滤液。滤液中的水分在肾小管处又通过渗透作用重新进入血液,使滤液浓缩成尿。路德维希的这一设想经过以后学者的修正和补充,至今仍有一定的价值。
路德维希对腺体分泌现象也十分注意。1851年他发现了支配颌下腺的分泌神经。以后又发现颌下腺的分泌压力可以高于血压,并证明腺体活动时有热量产生。这就说明分泌液不是简单地从血液过滤出来的,而是腺细胞主动活动的结果。他还发现心脏房间隔内的神经节细胞(1848); 某些动物颈部迷走神经附近的一条细神经有使血压降低的作用,因而命名为减压神经(1866);发现延髓中有血管运动中枢(1871)等。此外,对毛细血管血压的测定,血液凝固,呼吸运动与血压的关系及蛋白质消化等方面,路德维希也进行过研究。
路德维希在仪器设计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1846年他首先将气象学和物理学中使用的描绘记录法应用于生理学。他设计了用水银检压计在记纹鼓上记录血压变动的方法,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记纹鼓主要包括一个能够机械转动的鼓面,多年来在生理实验中广为应用。1867年他又设计了血流速度计,可以测定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速度。1861年他的学生谢切诺夫(Сеченов,И.М. 1829~1905)设计的一种能定量分析血液中气体成分的水银泵也是在他的建议下完成的。
路德维希不仅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及排泄等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还培养了许多出色的学生,如谢切诺夫、加斯克耳(Gaskell,W.H. 1847~1914)、鲍迪奇(Bowditch,H.p.1840~1911)等。他和他的学生们的工作,对现代生理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