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路Lù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马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邱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侗族、景颇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路’,旧作 ‘潞’。《国语》: ‘潞、洛、泉、余、满,赤狄别种。’ 隗姓,子爵,其地在今上党潞县。宣十五年,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❷又引 《元和姓纂》云: “炎帝之后,黄帝封其少子於潞,春秋时潞子婴儿是也。”此当系出姜姓,亦以国为姓。
❸ 《中文大字典》注引 《唐书·宰相世系表》 云: “路氏,出自姬姓,帝挚子玄元,尧封於中路,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 《姓氏考略》 注引 《唐太原令路公碑》云: “帝喾高辛氏孙曰玄元,有功於唐尧,封路中侯,建德赐姓。”
❹ 《姓氏考略》 注引 《困学纪闻》 云:“又出妘姓。为陆终子求言之后。”
❺又据 《急就篇·注》云:“路,水名,因以名县,居者氏焉。”《中国姓氏大全》称:“古有潞水,一作潞川(‘潞’同‘路’,即今山西浊漳河)。”《姓氏考略》则称:“(路水)故址在今河北通县东八里。”——通县属北京市。此说有疑,姑录以备考。
❻又据《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没路真氏改为路氏。”
西汉有路温舒,巨鹿人,临淮太守;唐代有路敬淳,临清人,崇贤馆学士;宋代有路昌衡,祥符人,太常博士。

1.lù ❶道路。張衡《東京賦》:“飛雲龍於春路,屯神虎於秋方。”禰衡《鸚鵡賦》:“眷西路而長懷,望故鄉而延伫。”
❷道理,達到或實現某種目標的途徑。《漢書》班固《幽通賦》:“既仁得其信然兮,卬天路而同軌。”馮衍《顯志賦》:“遵大路而裵回兮,履孔德之窈冥。”
❸正。見“路寢。”
❹車。通“輅”。《後漢書》班固《西都賦》:“於是後宮乘輚路,登龍舟。”《文選》作“輅”。
❺人名。指子路(前542—前480),春秋魯國人,仲氏,名由,也字季路。孔子學生。班固《幽通賦》:“溺招路以從己兮,謂孔氏猶未可。”
2.luò 通“落”,纏繞。揚雄《羽獵賦》:“爾乃虎路三嵕以爲司馬,圍經百里而爲殿門。”

诗剧。林房舒著。1936年8月万人出版社初版。绿皮丛书之一。

☚ 囚徒之歌   换火柴的少妇 ☛

玉辛著。1940年重庆上海图书杂志公司出版。收《路》、《祖国》等诗7首。

☚ 夏夜短曲   人民 ☛

长篇小说。茅盾著。1932年5月上海光华书局初版。

☚ 峨嵋剑侠传   禅关娇梦 ☛

长篇小说。张金寿著。1939年12月上海文潮月刊社初版。

☚ 恋爱之神   武装的农村 ☛

卢剑波著。1938年9月重庆今日出版合作社初版,列入今日小丛书。邓天矞作《序》,收《忠实地生活》、《路》、《有问必答》等杂文9篇。

☚ 零念简集   第一年 ☛

 宋初本是因袭唐代的“道”制的,后改唐分道之法为“路”。自从各“路”的区划确定以后,才仅有“路”的存在而没有“道”的存在了。因为宋太宗惩唐末藩镇多不将地方财赋上于中央的积弊,特创置各道转运使以掌握地方财政。转运使或辖水路或辖陆路,因为有路名称的出现,以后转运使的权力逐渐扩大,除理财以外,又兼理民事、刑法、监察等事,逐渐演变而成实际上的地方大员,各路也成为具体的行政区域,甚至取各道的名称而代之了。路成为地方区划,虽然远在宋太宗初年,但当时“道”与“路”两种名字并存,各路又分合不定。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有21路,七年(982年)有19路,端拱二年(989年)有17路,淳化三年(992年)有16路,建置都在淳化五年(994年)以前,宋代的“路”略似唐代的“道”,并不是完全因袭旧制的。到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才确定全国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陕(峡)、广南东、广南西等15路。以后又屡经分析,到宋神宗元丰末便有23路了。具体为:开封府(东京)、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路、永兴军路、秦凤路、两浙路、淮南东路、淮南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福建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
 南宋偏安江左,中原地方完全失于人,所存在的仅两浙、两淮、江东西、湖南北、福建、广东、广西、成都、梓州、利州、夔州15路而已。此外京西南路尚存两浙西路、两浙东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京西南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夔州路、利州路、福建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等16路的地方。宋代的路制,除了转运使所辖的路以外,还有经略安抚司等所辖的路。转运使路是普通行政区划。至于经略安抚司的路,却专为军事而设,并不是常制,如陕西的秦凤、泾原、环庆、鄜延、永兴军、熙河等六路以及河北的大名府、高阳关、真定府、定州等4路都是。宋代的路则无总司一路军政或民政全权的常设机关;分其权于转运使,掌权检察一路财赋的出入,并举刺官吏,提刑(原名提点刑狱公事)及经略安抚使(掌一路的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听其狱讼,颁布禁令,定其赏罚,稽其钱谷甲械出纳的名籍而行以法)。即掌军政民事;漕司(即转运司),以转运使为长官等。

路 - 二十六史 - 可可诗词网

 金地方建置。金朝境内共为十九路,其中分为五京、十四总管府。即上京路、咸平路、东京路、北京路、西京路、中都路、南京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大名府路、河东北路、河东南路、京兆府路、凤翔路、鄜延路、庆原路、临洮路。另外,在真人与渤海人居住的地区,主要是东北的上京和东京地方,路下还设有路。即上京路下有蒲与路、合懒路、恤品路、曷苏馆路、胡里改路。东京路下有婆速府路。其中婆速府路、合懒路曾一度设总管府,后改总管为尹,其余皆置万户,后改为节度使。

路 - 高中生作文 - 可可诗词网

 【作文题目】
 路
 ——1977年浙江省高考试题。
 【例文】

 

A. 路


 离开家乡两年了。
 今天我回家探亲。当火车徐徐驶进诸暨车站时,我迫不及待地把头探出车窗外。粉碎了“四人帮”,祖国到处日新月异,家乡啊,你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下了火车,走进汽车站,我一看汽车时刻表,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怎么,我家所在的村庄,作为一个车站点赫然地列在时刻表上了。啊,汽车路竟通到我们村了,这么快呀,真出我意外。我停立在时刻表前,内心一阵阵激动,脑子里不觉思潮涌卷,想起了关于家乡的路的往事。
 我家在山区,山高路陡,出门爬坡。解放前,山里只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通向外面,每逢霜冻下雨,此路泥泞不堪,难以行走。山里田少人多,人们靠山林过活。地主富农霸占了绝大部分山林,逼迫着贫下中农把木头、毛竹扛到湖区去卖。贫苦的叔叔伯伯们扛着沉重的木头、毛竹,沿着崎岖的山路,要走几十里才到湖区。小路的许多转弯口是峭壁、岩石,仅容一人通过,一不小心,木头、毛竹撞着石壁,就连人带物跌到沟坑里,往往弄得头破血流。一年端午节前的晚上,虎狼似的地主逼我五叔去卖毛竹。五叔正得病,浑身无力,被逼不过,只得扛起四根十寸口径的毛竹去湖区卖。在途中,五叔头昏眼花,毛竹撞在小路转弯口的岩壁上,人跌在路旁的深沟里,毛竹又压在人的身上。五叔被人救起,回家后一直吐血,不久就溘然长逝了。
 解放了。在改天换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中,家乡的贫下中农修建了一条十几里长、直通到村子里的人力车路,国家供应的化肥、农药以及生活用品,靠手拉车运到山里,毛竹、木头又用手拉车送往外地。家乡的面貌变了,建设加快了,生活改善了。
 在大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雄壮歌声中,家乡的贫下中农进一步向大自然进军,在深山峻岭中发现了大量砩矿。于是,开发矿山的战斗打响了。大量的矿石光靠手拉车运输已不行了,怎么办? 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征求广大群众意见,决定修建公路,让汽车通到村庄!
 但是,晴朗的天空出现了乌云,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阻拦。在“四人帮”横行的岁月,要搞社会主义建设真难啊! 带头大干社会主义的老支书被“四人帮”的爪牙当作“走资派”批斗,山区建设的青年积极分子被斥为“埋头拉车的小绵羊”。后来,有人竟把造公路运矿石的计划说成是“以生产压革命”,“为资本主义作嫁衣裳”。于是,公路建设停顿了,已建成的一小段公路上堆着沙石,横在田边、山下,却久久看不到它们连成一线。
 在那空气沉闷的日子里,我因工作需要,离开了家乡。
 东风横扫乌云,大地阳光普照。党中央率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亿万人民挣脱了被“四人帮”强加在头上的精神锁链,大干社会主义的口号又响彻了祖国的四方。在那欢腾的日子里,我接到了我的家乡朋友的信,信上说,公路的建造又将动工了。
 现在,县城汽车站的时刻表清楚无疑地告诉我:汽车已经通到了我的家乡!
 抚今思旧(昔),我内心热浪滚滚。透过车站的窗子,我看到一条条公路伸展到全县各地。我仿佛看到了大卡车载着木材、毛竹、砩石奔驶出家乡山村,运到祖国各地。我看着看着,又仿佛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整个社会主义祖国正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康庄大道,奔向共产主义的明天。看着看着,我心旷神怡,我想到祖国能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前进,今天是全靠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我们要一千遍一万遍地歌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用一千倍一万倍的干劲大干社会主义,夺取丰硕成果。
 家乡的路啊,我从你身上看到了祖国通向四个现代化,通向共产主义的光明大路!
 

(浙江一考生)


 

B.路


 路,多么平常。可是,攻克科学技术难关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平常。
 历史上有多少人登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攻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他们走的该是怎样一条不平凡的路呢?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写作不朽名著《资本论》,整整花了四十年的时间,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用最大的毅力勤奋地工作着,献出了毕生精力。十八世纪的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几年的刻苦研究和不知多少次的科学实验,终于揭示了磁场和电流的关系,为人类作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中国革命的道路,更是先辈们用血与火在荆棘中一步一步地开出来的啊!井冈山的哨口雄关,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就是历史的见证。
 我们的先辈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长满荆棘、崎岖不平、滴着血和汗的路啊!
 今天,在党中央的召唤下,在祖国和人民的期待下,我们踏上了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攻关之路,这又是一条怎样不平凡的道路呢?
 这条路,是条光明灿烂的路。让我的理想的双翼展翅飞向那遥远的天际吧,让我的思想的骏马先跨入伟大的2000年吧——那时候,在我们祖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一切能够使用机器的地方机声隆隆,主要的工业部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城乡实现了电气化,国民经济面貌全部改观,国防力量大大地加强……这是一幅何等壮丽的灿烂的图景啊。想到它,怎不使人激情难抑,心往神驰? 怎不使人感到我们前面的道路,是那样的宽阔、光明?怎不使人憧憬那2000年美好的晨曦? 让我们自觉地在心上装上这幅蓝图吧,在未来的攻关道路上它会给我们勇气和力量。
 这条路,是条无比幸福的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青年,我们一定要攀登科学高峰,攻克四个现代化的难关。比起我们的先辈,比起资本主义国家的青年,我们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我们有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有党中央的领导,这是我们勇攀高峰,敢攻难关的力量源泉;因为我们有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观点,这是指导一切科学研究的强大思想武器;还因为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它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这是我们的幸福啊! 想到这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站出来,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挑重担呢?有什么理由不在这条幸福的道路上,向着科学技术的顶峰登攀呢?想到这些,我就好像感到有无数双期待的眼睛在看着我,它使我奋发,促我向前。
 这条路啊,也是一条崎岖不平的路。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大道、林阴石径的,只有崎岖小路,雄关险隘。在未来的登攀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科学的深涧,知识的悬崖。但是,道路的崎岖,只会增加我们攻关的信心和勇气,高峰的险峻,更增添我们登攀的无限豪情。
 我们走的就是这样一条无限宽阔、光明,但又艰难崎岖的攻关之路。
 让我们把目标定在前方,把脚印留在后面,向着四个现代化的顶峰,沿着这条不平凡的攻关之路,奋勇登攀吧!
 啊,假如现在已跨进2000年的第一道门槛,假如此刻已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阳春,我也将永远把你镌刻在心里啊——1977年开始的、那条不平凡的留着我们青春和心血的攻关之路!
 

(浙江一考生)


 【评点】
 《路》、《道路》(1990年湖南高中毕业会考试题)、《桥》(1993学年度台湾大学暨独立学院入学考试国文试题)、《礼物》(1989年浙江省高中毕业会考试题)之类的文题,均以“物”命题,而此物具有双关意义。如“路”、“道路”,既可指通衢阡陌,又可指人生之路、思想发展之路、思路;“桥”,既是横跨江河之桥,又是铺设友谊之桥;“礼物”,可以是赠送的礼品,又可以是实际行动的“献礼”。应答这类试题,可虚实相间,今昔比较。
 例文A是实写,今昔对比。通过“家乡小路”今昔对比描述,写出人间沧桑;诅咒了旧社会,歌颂了新中国;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出现的新气象,思想内容容量较大。
 例文B是抒情结合议论的散文,虚写,攻关之路,人生之路。作者由平常的路联想到科学技术攻关之路,由科学技术攻关之路归纳“不平常”这一特征,又用“不平常”这一特征把历史、现实、未来的攻关之路珠联璧合。

路 - 古代制度 - 可可诗词网

 元代的二级行政区是路。元代的至元初年设置路,二十年(1283年)路约分为上下两等,10万户以上的为上路,10万户以下的为下路,但是地势冲要而户口稍减的也列为上路。上路设蒙古人秩正三品的达鲁花赤一人,达鲁花赤为蒙语长官的意思,以监察汉人,设汉人的正三品的总管一员,以管理汉人,设回族的同知一人,以协助蒙人管理汉人。路设置总管府,因此路府通称。元代有路185。少数直属于省的府、州和诸王封地、称海宣尉司,西南地区宣慰司也相当于路。

路lù

❶道路,大路。《郑风·遵大路》一章:“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毛《传》:“遵,循。路,道。掺,揽。祛,袂也。”郑《笺》:“思望君子于道中,见之则欲揽持其袂而留之。” 《大雅·生民》三章: “实覃实訏,厥声载路。”朱熹《集传》:“覃,长。訏,大。载,满也。满路,言其声之大也。”一说:大。毛《传》:“路,大也。”
❷车高大貌。《小雅·采薇》四章: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尔雅·释诂》:“路,大也。”舍人曰:“路,车之大也。”胡承珙《后笺》:“ ‘路’当为车大之貌,非即车名可知。”一说:车名。孔《疏》:“斯何人之车乎?维君子之车。常棣之华色美以喻君子车饰盛也。路是车名,貌不可言,故以车名为华貌也。”朱熹《集传》:“路,戎车也。”
❸通 “露”。疲惫。《大雅·皇矣》二章:“帝迁明德,串夷载路。”郑《笺》: “ ‘串夷’,即混夷,西戎国名也。路,瘠也。天意去殷之恶,就周之德,文王则侵伐混夷以应之。”马瑞辰 《通释》:“《笺》以路为露之假借,故训为瘠。古以国之盛为肥,则以衰为瘠矣。露义又近疲。诗谓帝迁明德,串夷则瘠败疲惫而去,故曰载路。”

☚ 蛾眉   跻 ☛

读音l·uo(ˋ),为uo韵目,属e—o—uo韵部。历各切,入,铎韵。
❶以绳缠绕。
❷[竹路]用竹蔑等所制的藩篱。

上一条: 下一条: 𩊚

读音l·u(ˋ),为u韵目,属u—ü韵部。洛故切,去,暮韵。
❶道路。
❷道理;条理;规律。
❸经过;路经。
❹官职;职位;仕途。
❺大。《尔雅》:“路,大也。”
❻方面;地域。
❼姓。

上一条: 下一条:

路lù

❶种,类。时含贬义。〔例〕“谁能像咱们兄弟呢?”“那还用说,当经理的跟咱们是两路人!”(剧二228)∣回来顺路到花房子去,给我多要几枝白斗球来;姑太太就希罕这路洋花儿。(遛35)∣“怎么净吃这路药啊?”“哎!得这病就得吃这路药。”(传三279)
❷等。〔例〕您就瞧瞧吧,比那二三路宅门儿的公子哥儿还体面,还灵秀,还文雅。(遛33)

路nu4

(量)用于成行的东西,相当于“行”:埂子也要栽一~秧嘛! (川文82.5.31) |你那一~字写歪了。

〔lu〕 1.ned goud: 一条~。ad nhux ned goud。2.goud: 我俩一~去。beb lebad goud mongl. 3. gongb:这一~种很多树。ad gongbnend jangs hliob ghobndut.
路边 〔lu bian〕chut goudchut gongb.
路灯 〔lu deng〕 lub dend.
路费 〔lu fei〕 lub feib.
路过 〔lu guo〕 guat goud.
路口 〔lu kou〕ghob chad nedgoud.
路面 〔lu mian〕 band goud.
路旁 〔lu pang〕 yangs goud.
路上 〔lu·shang〕 ned goud:~有一个人走。ned goud mexad leb nex nhaob.

{}6545事儿;事情。西南官话。湖南安乡〖lou33〗。这个~,那个~。吴语。浙江苍南金乡〖lu212-21〗。叫我什么~?‖𬮿家里没有~,走出嬉。湘语。湖南长沙〖l u21〗。心窍。中原官话。河南洛阳〖lur312〗。这孩子心里有~了,看他多懂事。走动或立足的地方。闽语。福建厦门〖〗。骹~站着或回旋的地方‖头~立足之处,职业。事物的类。闽语。福建厦门〖l 22〗。食~食品‖礼~礼节‖穑~工艺的门类‖理~道理‖贵~价格高的物品。一定的程度。闽语。福建厦门〖〗。手~手艺‖熟~熟悉的程度‖喙~好吃的程度。法子(常与「有」、「无」连用)。闽语。福建厦门〖〗。有~‖无~。头发向两边分开梳时,中间露出的一道头皮缝界线。吴语。浙江金华岩下〖lu231〗。褶子。吴语。浙江苍南金乡〖lu212〗。西装裤脚管两条~笔溜直。积攒。吴语。浙江苍南金乡〖lu212〗。钞票~起多,买几部大本头的书。行(用于成行的东西)。西南官话。云南玉溪〖lu213〗。刘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字。云南蒙自〖lu212〗。这里可排两~凳子。四川成都〖nu213〗。你那一~字写歪了‖埂子也要栽一~秧嘛!四川邛崃〖lu13〗。一~麦子。趟;次。湘语。湖南。李薰陶《骆四爹买牛》:「剥十红眼一连在我这里跑了三四~,逼着我卖牛。」粤语。广东广州〖lou22〗。~茶沏第二次的茶;煎第二次的汤药。道。闽语。福建厦门〖l 53〗。上三~菜。派。吴语。上海〖lu23〗。一~货同一种货(贬)。用于梯或桥的计量。徽语。安徽绩溪〖nu31〗。一~桥‖一~梯。

路lù

❶道路;泛指通道
 △ 修~|铁~|旱~。
❷路程
 △ ~很远|10里~。
❸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
 △ 门~|~子|广开言~。
❹轨迹
 △ 思~|纹~。
❺方面;地区
 △ 各~人马|西~军∣外~人。
❻类型;等级
 △ 一~货|不是一~人。
❼用于计量。表示队列,相当于“排”“行”
 △ 一~纵队|两~游行队伍。
❽路线;线路
 △ 走东~还是西~?|2~电车。
❾姓。

路lù


❶来往的通道:~面丨~基丨~口丨~旁丨~畔丨~途丨~径丨~线丨~灯丨~标丨~障丨~人丨~祭丨~劫丨道~丨公~丨大~丨马~丨通~丨铁~丨水~丨航~丨陆~丨旱~丨弯~丨岔~丨歧(qi)~丨斜~丨熟~丨中~丨半~丨退~丨后~丨末~丨绝~丨开~丨筑~丨养~丨护~丨带~丨领~丨引~丨探~丨觅(mi)~丨顺~丨同~丨一~丨来~丨去~丨出~丨走~丨上~丨赶~丨过~丨让~丨拦~丨迷~丨~不拾遗丨歧(qi)~亡羊丨狭~相逢丨道~以目丨冤家~窄丨必由之~丨走投无~丨轻车熟(shu)~丨逢山开~丨视同陌~。
❷路程:五里~丨~遥知马力。
❸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径丨~数丨正~丨邪~丨思~丨理~丨笔~丨门~丨活~丨生~丨贤~丨斜~丨言~丨对~丨老~丨销~丨广开言~。
❹地区;方面:外~。
❺路线:五~汽车。
❻种类;等次:两~货丨二三~角色。
❼宋、元时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过去的府。
○筚(bi)~(指柴车)蓝缕(lu)。

路lù

❶ 道路:马路│山路│路面。
❷ 路程:行万里路│路遥知马力。
❸ 办法,途径:生路│活路│致富之路。
❹ 路线,线路:电路│分兵三路。
❺ 条理,纹理:纹路│思路。
❻ 地区,方面:外路货│各路人马。
❼ 等次,类型:一路货色│不是一路人。
❽ 姓。

武术术语。即套路。古时将一套拳称作一路拳。传统武术中一些大的拳系都是由多路组成,如四路通备、六路短拳、十二路查拳等。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由短及长的原则。拳路少则几路,多则几十路。每、路有几十势乃至百余势,一般由数段(趟)组成,多为来回趟。但也有单趟的,如翻子拳。

☚ 节   拳序 ☛

(24次)
❶道路。~中断而不通 ~幽昧而甚难《哀》 既遵道而得~ ~幽昧以险隘羌中道而改~ 回朕车以复~兮~修远以周流 ~修远以多艰兮《离》~曼曼其修远兮《离》《远》 ~险难兮独后来《歌·山》 平原忽兮~超远《歌·国》 愿陈志而无~ 同极而异~兮《章·诵》 曾不知~之曲直兮 魂识~之营营 ~远处幽《章·抽》 媒绝~阻兮《章·思》 ~眇眇之默默《章·悲》~壅绝而不通《辩·六》 ~贯庐江兮斯~渐《魂》 郁弥~只《大》
❷犹言路经、取道。~不周以左转兮《离》
另见[進路][啓路][取路][失路][先路][修路][異路][郢路][中路]

路lù

❶道路。《哀时命》:“路中断而不通。”王逸注:“言己想得登神山,顾以娱忧,迫弱水不得涉渡,路绝不通,所为无可也。”
❷取道。《离骚》:“路不周以左转兮。”赵逵夫《屈骚探幽》:“路不周,取道不周。”

队列练习的基本术语之一。指人在一条直线上,前后排列成的队形。右边第1行为第1路,右边第2行为第2路,以此类推。在指出纵队的行数时,均称为“×路”。

☚ 列   横队 ☛

路lù

道路。比喻仕途官职。《孟子·公孙丑》:“夫子(指孟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汉书·扬雄传下》:“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路lu

路霸 路标 路程 路单 路道 路灯 路堤 路段 路费 路风 路规 路轨 路过 路徽 路基 路祭 路纪 路劫 路警 路径路局 路考 路口 路况 路面 路牌 路签 路堑 路人 路上 路数 路条 路途 路网 路线 路向 路演 路障 路政 路子 隘路半路 笔路 财路 岔路 出路 带路 道路 电路 短路 对路 赶路 公路 过路 旱路 航路 后路 活路 回路 绝路 开路 来路拦路 老路 领路 陆路 马路 门路 迷路 末路 陌路1 坡路歧路 去路 让路 绕路 上路 生路 熟路 水路 顺路 思路 死路 套路 铁路 通路 同路 退路 外路 弯路 纹路 问路 贤路线路 销路 邪路 斜路 心路 言路 沿路 养路 一路 引路 邮路 运路 正路 指路 走路 路边店 路边花 路道熟 路子野2八路军 大路货 电路图 拦路虎 同路人 压路机 总路线 抄后路抄近路 回头路 留后路 盘山路 上坡路 下坡路 冤枉路 走门路路不拾遗 路绝人稀 路柳墙花3 路人皆知 路远迢迢 半路出家死路一条 狭路相逢 车匪路霸 基本路线 群众路线 三岔路口 十字路口 必由之路 别无出路 广开财路 广开贤路 广开言路 另寻出路 轻车熟路 青云有路 穷途末路 视同陌路 投石问路 走投无路 车到山前必有路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路lu

❶供人和车马行走的地面;道路;路途。通常指陆路,也指水路航空:~的两旁都是树木|这条~从小镇上穿过|这次旅行,~上要花三天时间,要乘火车,还要坐船,坐飞机|回家的~太远,有一千多公里。
❷路线:兵分三~|32~无轨电车|到天安门乘哪一~汽车?
❸种类:二~货|二三~角色|来了一~人马。[路子]办法;门路:不要墨守成规,要有新~|这事太难办,你有什么~没有?

(同)道 途 蹊 径

路lù

❶道路: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阔大~,豁然大门前见。(十七一十八·372)
❷路程:神京~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一·18)
❸行列:西边一~便是宝钗李纹李绮岫烟迎春姊妹等。(五三·1250)
❹路数;路子:他两个(贾环贾兰)虽能诗,较腹中之虚实虽也去宝玉不远,但第一件他两个终是别~。(七八·1945)


路lù

❶應也。《詩經·大雅·皇矣》:“帝遷明德,串夷載路。” 毛傅: “路,大也。”鄭玄箋: “路,應也。”
❷道也。《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 百夫有洫,洫上有涂; 千夫有澮,澮上有道; 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達於畿也。” 鄭玄注:“徑、畛、涂、道、路,皆所以通車徒於國都也。徑容牛馬,畛容大車,涂容乘車一軌,道容二軌,路容三軌。”
❸王所乘車。《周禮·春官·宗伯》:“典路: 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鄭玄注: “路,王之所乘車。”《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 鄭玄注: “王在焉曰路。”《儀禮·覲禮》:“路先設西上,路下四亞之。”鄭玄注: “路謂車也。凡君所乘車曰路。”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馬車 > 路車 > 路
路  lù

亦作“輅”。“路車”的單稱。《釋名·釋車》:“天子所乘曰路。路亦車也。謂之路者,言行於道路也。”《書·顧命》:“大輅在賓階面。”《荀子·哀公》:“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於食葷。”楊倞注:“路,王者之車,亦車之通名。”《清史稿·輿服志一》:“五輅之數,改符《周官》。”

路lù

〖名词〗
一、道路(10)。《单子知陈必亡》: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种一排排树来标志道路,在郊野设立房屋、食物来守护道路。《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不能再找到那条道路。《吊古战场文》: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地这么阔,天这么高,不知道哪里是回去的道路。
二、(思想或行动的)途径、门路(7)。《报任安书》: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我的想法想陈述给皇上却没有途径。《路温舒尚德缓刑书》:广箴谏之路。——扩大劝戒规谏的途径。《滕王阁序》:无路请缨。——没有门路去请缨杀敌。

路lù

❶ 道路,路途。陶潜《桃花源记》:“缘溪行,忘~之远近。”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❷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信陵君窃符救赵》:“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耳。”王勃《滕王阁序》:“无~请缨,等终军之弱冠。”(请缨:自请从军杀敌。弱冠:表示成年。)
❸ 权位。《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当~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古诗十九首》之四:“何不策高足,先据要~津?”
❹ 车。后来写作“辂”。《左传·宣公十三年》:“筚~蓝缕,以启山林。”(筚路:柴车。启:开发。)《荀子·哀公》:“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者,志不在于食荤。”
❺ 大。《史记·孝武本纪》:“~弓乘矢。”(乘shèng:四。)
❻ 疲困,衰败。《孟子·滕文公上》:“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也。”《管子·四时》:“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
❼ 宋、金、元时行政区域名。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诸~上供,岁有定额。”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正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史,都督诸~军马。”

*lu

C2B7
❶道路:这条~通向北京/陆~/水~/大~/~灯/~面/~不拾遗。
❷路程;道路的远近:~很远,你还是不去的好/这儿离北京少说也有八千里~。
❸从一地到另一地所经过的道路(多指规定或选定的):九~公共汽车/兵分三~/两~大军。
❹途径;门路:生~/活~/~子。
❺条理:思~/笔~/理~。
❻地区;方面:南~货/外~人。
❼种类;等次:我同他不是一~人/哪一~病/纸有好几~/他最多不过是个二三~角色。
❽宋、金、元地方区划名:江西~/湖南~。
❾姓。

处境

处境

情计 局境
处境顺利:履坦 走运
晚年处境优裕:晚晴
处境极不安全:釜鱼幕燕
处境不利:迍邅 
处境或职务长期不如别人:久居人下
处境尴尬:不死不活 不生不死 不生不灭 不死不生
彼此处境的苦乐不同:南枝北枝
处境逐步好起来:啖蔗 噉蔗
彻底变换处境:移根换叶 换叶移根
做事费尽心机,反而处境越来越糟糕:心劳日拙 计拙心劳
(所处的境地:处境)

另见:处于 境况 境地境遇 遭遇 困难 危险

☚ 处境   各种处境 ☛

道路1

道路1

路(路子;路径;路陌;路轨;路道;路数;路途;路蹊;路轨;路头;街路;躅路;衢路;行~;土~;石~;马~;择~) 道(道里;道儿;道径;道途;道术;道程;蹊道;行~;老~;古~;故~;泥~;车~;旱~) 途(途径;途陌;川途;中~;津~;轨~;沿~;半~) 轨(轨路) 旅 辙 场塗 涂(涂径;涂路;川涂) 术(术阡;术径;术衢;径术;衢术) 川 行(行道;行路;行途;千里之~) 堩(止柩于~)迒 阡 经纬 堠程 衢逵 逵陌
途路,道路:途陌
路程,道路:途程 途轨 途路
前去的道路:往路
来的路:来路
来时走过的路:原路
返回的路途:归途 归塗 还途 返路
整条路:满路 倾路 载路 载途(风雪~) 载道(怨声~)
经过的道路:扫道
帝王车驾所经的路:辇道 辇路
以前走过的路:老路
本来不必走而多走的路:冤枉路

另见:途径 交通 行路 行人 车子 路程

☚ 道路1   路的各部 ☛

门路

门路

路(路头;路陌;路道;路数;头路) 门道 门儿 门径 去向 道儿 道道 蹊隧
途径,门路:阡陌
治学、做事的门径和方法:蹊径
 学术的门径:门墙 藩墙 闱阃
借以提拔升迁的门路:进身之阶 进身之道
修行入道的门径:法门
 佛教称入道的法门:空门(遁入~) 玄关
 修行入道的唯一门径:不二法门
使人便利、得益的门径:方便门
引导人的门径:津筏
退却的门路:退路
逃生的门路:活门
不正当的门路:奸门 邪道
 不正当的门路、手段:邪门歪道 歪门邪道 旁门邪道
舞弊通融的门径:后门
初步得到门径:入门 进门
门径开通,毫无遮拦阻挡:八字打开
没有门路:无门 无从 无由 没门儿
没有门径或头绪:靡从
(解决问题或能达到个人目的的途径:门路)

☚ 行事的途径   获利的途径 ☛

仕途

仕途

途(宦途;进途;荣涂) 鹏路 鹏衢 云路(青~) 云逵 仕路 官路 宦路 荣路 霄路 皇路 青云之路
仕进之路:云梯 阶绪
仕路、仕宦:政路
官宦仕途:金章
仕途的升沉:荣槁
宦海的沉浮,仕途的进退:鹏抟鹢退
仕途顺利:达通 进利 腾夷
 仕途顺利,步步高升:官运亨通
仕途得意:龙飞 纵鳞 腾踏 鸾飞凤翥鸾翔凤翥 鸾骞鹤舞 鸾回凤舞 鸾翱凤翥 翥凤翔鸾 翔鸾翥凤 扶摇直上 扶摇而上 直上扶摇 鸿轩凤翥
 地位上升,宦途得意:腾达
 奋发有为,仕途得意:鹏鶱 鸿翔鸾起
 奋发向上,仕途得意:鹏骞
仕途显达:凤举
仕途腾达:凤抟
仕途受阻:鹏息
仕途失意:点额(龙门点额) 
仕途险恶:虎豹九关
(官吏晋升之路:仕途)

另见:官吏 晋升 途径 道路2

☚ 仕途   各种仕途 ☛

经过1

经过1

路 道度
行走,经过:行经
经过眼前:过眼 过目
从某处经过:打从
 从门前经过:过门(~不入)
途中经过:路过 道经 途经
 旅行中路过:迳(~涉) 行经
 行程中经过某地:过路
经历,经过:逾涉 逾涉
乘飞机经过:飞经
来往经过:过来过往
 来往都经过:路上路下
 经过许多地方:辗转(辗转经过) 间关(~千里) 邅回 邅迴 转历
(通过某地:经过)

☚ 通过   越过 ☛

途径

途径

径(溪径;蹊径) 路(路子;路道;路数) 道(道道;道儿;道径;渠道) 途(程途) 轨(轨迹;涂轨) 津(津路;津途;津涂) 蹊(踪蹊) 沟陌 趋向
蹊径,途径:町畦
规范、途径:轨辙
轨迹,途径:涂蹟
从何处,从什么途径:何由
(达到目的的方法:途径)

另见:达到 目的 方法 手段

☚ 途径   某种途径 ☛

道理

道理

理(理道;理信;理论;说~;医~) 揆(古今同~) 路(理路) 迪 度数 机彀 伦脊 名堂 分晓(全无~) 说道 说则 讲究(里面有~) 关捩 谊谛 所以然
有道理:有理 再理 在理
说话有道理:言之有理
言辞流利而很有道理:辞顺理正
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孕大含深
无道理:无理 理曲
无理和有理:曲直
十分黑暗,没有公理:有天无日 有天没日
道理上不容许:理所不容
道理本来如此:理有固然 理有必然
道理正当:理正
道理得当:理当
道理正确:理真(话丑~)
道理顺当、正确:理顺 调顺
事理正确,不可改动:一定不易 一定不移
道理正确不容怀疑:天经地义
真理无法推翻:颠扑不破
道理准确:理准
言辞简约,道理清楚:辞约理畅
言辞简约,道理精辟:辞约理精
道理或意趣奥妙,难以说清:只可意会
表示道理显而易见:
表示事实或道理明显,很容易了解:呗(讲~)
(事物的规律:道理)

另见:规律 意思 意义 理由

☚ 道理   各种道理 ☛

种类

种类

种(~别;工~;剧~;军~;特~) 品(品类;品流;品诣;~目;~系;~族;~例;品俦) 科(科品) 类(类别;色~;部~;族~;物~;兽~;禽~) 族(族类) 群 项 色(各~) 流(流品) 般 属(金~) 号(这~人) 路(两~货) 畴 端
名目品类:名品
种类名品:色目
品类相同:类同
事物的种类多而杂:复杂
各式各样,种类很多:形形色色
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各种各样 各色各样 各式各样 七杂八色 千汇万状
灿烂美丽,多种多样:绚丽多姿
种类复杂的:花(~样;五~八门)
多种的:什(~物) 种种 色色
种类很多:万般(~千种)
种类多样,各不相同:吹万不同
(根据事物性质或特点而分成的门类:种类)

另见:名称 划分 区分 类别 丰富

☚ 种类   各个种类 ☛

地区

地区

地 境 国(南~) 路(外~)壤(僻~;疆~) 方(~言;~外) 邦 地域 阃阈
作为某种事业基础的地区:基地
中央以下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地方(~工业)
地区内部:内地
地区中间:中(滇~;吴~;汉~)
按历史、地理、语言等划分的大地区:地域 阃阈
统治地区:鸿罗
皇帝的统治地区:龙舆
海内外广大地区:薄海
面积较大的平坦地区:
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片(分~)
具有某种性质或范围的一片地区:带(地带;热~;黄河~;冻土~)
中心地带:心脏
多山的地带:山地 山陆
靠近中心的地区:腹地 腹里 奥区 奥壤
京师附近的地区:畿服
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东南半壁 半壁东南
多山的地区:山区 山乡
偏僻的山区:山圪塔 山旮旯子
多山的国家或地区:山国
偏远的山区:山窝(山窝窝)
荒凉的边远山区:魅乡
多雪的地区:雪乡
农村地区:
四方边境地区:四境 四边
四极,四境:四旁
北方边境地区:北垂 北陲 北鄙
北方边塞地区:雁碛
极远的边塞地区:绝塞
疆域,境内的地区:境域 境壤 区宇 界域
所居的界域:宅道
道路狭隘队伍展不开的地区:隘形
两边高峻的狭窄地区:
发生地震的地区:震区
不接受上级领导的地区、单位或组织:独立王国 一统天下
地域相接:邻(邻境) 连圻
(较大范围的地方:地区)

另见:城市 机构 地方 各地

☚ 地区   区域 ☛

帝车

帝车

辇(辇辂;辇御;舆辇;帝辇;御辇;凤辇;玉辇;宝辇;象辇) 驾(车驾;云驾;宫驾;皇驾;御驾;圣驾;神驾;辰驾;灵驾;镳驾;宸驾;驺驾) 銮(銮驾;銮轩;銮辂;銮躅;銮跸;銮车;玉銮;金銮;华銮) 跸(扈跸;金跸;云跸;丹跸) 路(玉路) 凤传 凤车 皇车 御车 鸾镳 鸾车 鸾扃 鸾幰 瑶辂 黄屋(黄屋车;黄屋左纛) 六龙 玉辂 王舆 皇舆 凤舆 驺舆 王辂 王车 大辂 云轩 紫轪 皇轩 日軏 日御 日辔 象辂 凤凰车
车驾的美称:芝驾 鸾辔 鸾驾 香轮 香辎 香毂 雕舆 雕轮 雕舆
皇帝的车驾:云骖黄盖 龙服 象驾
皇帝车驾的美称:神驾 飙驭 飙御
人君或神仙的车:鸾车
帝王的车乘:云轩
帝王的行驾:鼋梁 鼋桥
帝王后妃乘坐的车:香辇 香驾 凤驾凤跸 马辇
帝王乘坐的车马轿舆:
天子的车驾:龙车 龙驭 龙辀 龙辂 龙路 龙辇 龙驾 龙辕 龙舆 龙骖 龙镳 龙轙
天子的车乘:鸾辇 鸾驾 鸾毂 鸾轸
天子的乘舆:鸾舆
天子的车驾和警卫:銮迾
天子或诸候的车:乘舆 乘御
天子王侯的车乘:鸾辂 鸾路
天子、诸侯、卿大夫的车:路(路车;路舆) 辂车 车辂
古代帝王所乘的一种车:田路 木路
帝王、大臣所乘的车:黄屋朱轮
帝王、贵族所乘的红色车辆:丹辇
太子的车驾:鹤辂 鹤骖
有鸾铃的车驾:鸾车
(帝王乘坐的车:帝车)

☚ 各种人的车   仙车 ☛

权位

权位

仕途,权位:路(当~)
帝王权位:黄屋
借以施展治国之才的权位:陶钧 陶均
极高的权位:极位 极品
(权力和职位:权位)

☚ 政权   权柄 ☛

方法

方法

方(方子) 法(法子;法门;法儿;法套;法道;办法;搞~) 道(道道;道儿;门道) 术(术法;骗~) 宪 路(路数) 主意点子 门路 门庭 抓拿 奈何
门路、办法:苗头
方法和技术:手腕
办法、手段:招数 噱头
主意办法:道眼
有方法:有法 有招
 有条理有方法:井井有方
方式方法温和不粗暴:和风细雨
方法多:点子多
两种方法不统一:两岐
这种方法或途径行不通:此路不通
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朝令暮改
(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方法)

另见:解决 问题 途径 门路 想法 用法

☚ 方法   方式 ☛

方面

方面

方(对~) 上(事实~) 面(面势;面上;上~;反~;头~;轸~;一~) 边(上~;双~;那~) 头(头面;上~) 下(~里;两~;四~里) 处(大~) 首(左~;东~) 路(外~)
一个方面:一面 一方
一个方面的:片面 踦颇
事物的一个方面:
两个方面:两(两边;两方;两下;两端;两下里;~全其美) 双重 双方
正反两方面:两面
左右两个方面:左右(~为难)
对立的两个方面:两极(~分化)
各个方面:面面(~俱到;方方~) 处处(~关心) 诸般 到处 全方面前前后后 四面八方 四处八方 四路八方 四方八面 上下左右
任何方面:随方
所有方面:
事情的各个方面:众端
包括事物的各个方面:全盘 通盘 通个 根叶
事物的主要方面:大端(略举~)
事物发展的主要方面:主流
着重考虑或注意的方面:着眼点 著眼点
大的方面:大处(~着眼)
不止一个方面:不一端
事物的非主要或非本质方面:支流
起消极作用的方面:负面(~影响) 反面 消极(~因素)
(相对或并列的不同事物的一部分:方面)

☚ 部位   好处 ☛

路程

路程

路(路途) 地(走三里~) 道路涂数 程途 程限 脚程 里程 途程 道程
最末一段路程:末路
古称三十里:舍(退避三~)
(道路的远近:路程)

另见:起程 行路 旅行 里程

☚ 路程   各种路程 ☛

路lù

洛故切,去暮。
❶道路,路途。《楚辞·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超远。”
❷途径,门径。《书·洪范》:“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
❸仕途,职位。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者委沟渠。”
❹通“辂”。车子。《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蓝缕。”

〖路〗 粵 lou6〔鷺〕普 lù

❶ 道路。許慎《說文解字》:「〜,道也。」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寶馬雕車香滿〜。」
❷ 門路,途徑。諸葛亮《出師表》:「以塞忠諫之〜也。」
❸ 路程,路途。陶淵明《桃花源記》:「緣溪行,忘〜之遠近。」(緣:同「沿」,沿着。)
❹宋元時的行政區域名,相當於現在的「省」。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望中猶記,烽火揚州〜。」(揚州:屬當時的淮南東路,今屬江蘇省。)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域单位。宋代初为加强中央集权,仿唐代道制将境内分为21路,其后又有分合。公元997年始定为15路,真宗时增至18路,神宗时又增至23路。路设监司、军帅等职。金仿宋制,将境内分为19路。有总管府路、按察司路、转运司路、统军司路、招讨司路之分。元代在路之上设行中书省。路为地方二级行政区划单位。下设府、州、县。至明代被废止。

油画。宫立龙作于1980年。画中描绘大街一位留长发穿大格衬衫的流行青年; 手提双喇叭录音机,脚趿拖鞋,招摇过市的情景。青年人自鸣得意的神情和路人投过的诧异、鄙夷的目光形成强烈对比。在构图上,流行青年与众多行人逆反方向运动,明确表达作者的是非观念,以艺术形象阐述了作者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人生道路的见解。作品真实反映了八十年代初青年人的社会心理,具有时代特征。表现方法富有装饰趣味。获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三等奖。

《路》

美术作品。彩墨画,纸本。纵40厘米,横89厘米。作者李野林。1992年作。为 “野林彩墨画” 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是广安人,自幼酷爱绘画,50年代就已在报刊上发表近500幅作品,几十年来苦苦探求中西绘画艺术的结合之路,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终于创造出 “野林彩墨画”这一独特技艺,引起国内外画坛的关注与重视,并荣获美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颁授的 “中国画创新成就奖” 及国内 “王子杯” 海峡两岸书画大展金奖等奖项。一条坎坷、曲折和泥泞的道路横贯画面,坡度起伏,车辙深深,路上泥土丘垄间还密布着积水与水潭,寓意着前进的困苦与艰难。路的前头山坡顶上是一片光明,象征着只要不畏劳苦崎岖跋涉的人,就可能达到辉煌的顶点。画上方路的末端消失在天际,表现出艺术之路、事业之路的永无止境。全图富含哲理,寓意精深,耐人寻味。整个画面基本用浓墨构成,上色后使画面显得格外厚重和真实,产生典型的油画效果,形成 “近看是中国画,远观似油画” 的显著特点。作品现已被新加坡某机构收藏。

144 路

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宋、金、元等曾使用。宋太宗改道为路,至道二年(997)全国分为15路。神宗元丰年间增为23路。置监司、军帅等职,有转运使(漕)司、提点刑狱 (宪) 司、安抚使 (帅) 司等,曾为常制。根据路的长官职权不同,可分为漕司路、宪司路、帅司路等3类,各路辖区范围不尽相同。北宋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是以转运司路为主,有15路、18路、23路等。南宋则以安抚司路为主。金沿用辽、宋制,全国分19路,下辖府(州)县,并有总管府路、转运司路、按察司路、统军司路、招讨司路等区别,以总管府路为主。元所设10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路隶属于省,路为第2级行政区划单位,置总管府,路以下为州府。至明废。

☚ 监   省 ☛

前后重叠成行叫路。它是组成纵队的要素。在指出纵队的行数时,均称为“×路纵队”。

☚ 列   横队 ☛

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名。宋、元两代设置。为大行政区,统州县。《宋史·地理志一》:“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天下为15路,天圣析为18,元丰又析为23:曰京东东、西,曰京西南、北,曰河北东、西,曰永兴,曰秦凤,曰河东,曰淮南东、西,曰两浙,曰东南东、西,曰荆湖南、北,曰成都、梓、利、夔(kui),曰福建,曰广南东、西。……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复置京畿路。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别置黔南路。三年,并黔南入广西,以广西黔南为名。四年,仍旧为广南西路。……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又置燕山府及云中府路,天下分路26。”《元史·地理志一》:“行中书省11:……路185,府33,州359,军4,安抚司15,县1127。……唐以前以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大率以路领州、领县,而腹里或有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者,其府与州又有不隶路而直隶省者。”

☚ 六安直隶州   路南州 ☛

路Lu

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它是组成纵队的要素。几行即为几路。通常右翼排头的一行为第一路, 以此类推。在指出纵队的行数时, 均称为“×路纵队”。

☚ 列   翼 ☛

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原来专司督征运送地方财赋的各路转运使、兼理军民庶政的路变成为行政区划名。路下统州(府、军、监),州统县(军、监)的三级制。先后分全国为15、18、23、24路。南宋分为16路或17路。金分为17、19、20路。元代在全国分置行省,省下有路,路统府。明初废路为府。参阅谭其骧《中国历代政区概述》。

路lù

❶道路。如:水路,公路,小路。
❷路程。如:八千里路云和月。
❸途径,门路。如:生路,活路。
❹条理。如:思路。
❺地区,方面。如:外路人。
❻路线。如:两路进军。
❼种类,等次。如:这一路人,二路货。
❽特指军人前后排列的纵向队形。
❾姓。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名。宋,改唐的道为路,实行路、州(府)、县三级制。北宋时期,山东分属于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河北东路的辖区,下设25个州(府)、87个县。金代置山东东、西二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元朝首创行省、省下设路和直隶州、直隶府,路辖县和散州,实行省、路(州、府)、县(州)三级制。山东设7个路(济南路:驻历城县,辖11县2散州,益都路:驻益都县,辖18县8散州;济宁路:驻巨野县,辖12县3散州;东平路:驻须城县(今东平县),辖6县;河间路:驻陵州(今德州市),辖6县1散州;般阳路:驻淄川县,辖4县;东昌路:驻聊城县,辖5县),8个州,106个县和散州。明朝废路。

☚ 甄磊   潍坊革命烈士陵园 ☛

路lù

❶ (道路) road; way; path: 大 ~ broad road; highway; 公 ~ highway; 混凝土 ~ concrete road; 沥青 ~ asphalt road; 小 ~ path; trail; 铁 ~ railway; railroad
❷ (路程) journey; distance: ~ 很远 a long distance [journey]; 祝你一 ~ 顺风! A pleasant journey to you !
❸ (途径; 门路) way; means: 活 ~ 儿 a way out; means of livelihood; 财 ~ source of income
❹ (条理) sequence; line; logic; method: 思 ~ train of thought; 理 ~ line of reasoning
❺ (地区; 方面) region; district; side: 外 ~ 人 nonlocal people; 外 ~ 货 foreign goods
❻ (路线) route: 八 ~ 军 the Eighth Route Army; 2 ~ 无轨电车 No. 2 trolley bus; 三 ~ 进军 advance along three routes
❼ (种类; 等次) kind; sort; class; grade: 这 ~ 人 this kind of person; 同 ~ 人 people of the same class [kind]; 一 ~ 货 the same sort; birds of a feather;
陌~stranger
❽ (姓氏) a surname: ~ 达 Lu Da
◆路拌 mix-in-place; road mix; 路边站 drive-in; 路标 guidepost; road sign; route marking; route sign; 路不拾遗 (No one) picks up lost articles on the street — a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time.; a society where the moral standard is high, regarding personal honesty; Lost articles are always returned.; 路程 distance travelled; journey; 路单 waybill; 路道 [方] way; approach; behaviour; 路德会 {宗} Lutheran Church; 路灯 streetlight; road lamp; street lamp; 路堤 embankment; terrace; 路段 a section of a highway or railway; 路费 travelling expenses; 路轨 rail; track; 路过 pass [go] by [through]; 路基 bed; roadbed; subgrade; substructure; 路祭 [旧] offer sacrifices on the route of funeral procession; 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If on my way I see anything unfair, my sword is there to be drawn out.; act like chivalrous knights on the highway in the middle ages, ready with drawn swords at the sight of injustice; defend the weak against the strong; help each other against a common enemy, highway robbery, etc.; 路劫 highway robbery; holdup; mugging; 路警 railway police; 路径 way; route; trajectory; path; tail; travel; method; ways and means; 路局 railway administration; road bureau; 路口 crossing; intersection; 路面 road surface; pavement; roadbed; 路牌 guideboard; street nameplate; 路堑 through cut; [英] cutting; 路人 passerby; stranger; 路上 on the road; on the way; en route; 路数 way; approach; a movement in martial arts; exact details; inside story; ins and outs; 路条 travel permit; pass; 路透社 Reuters; Reuter's News Agency; 路途 road; path; way; journey; 路线 route; itinerary; way; tail; line; line;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A long journey proves the stamina of a horse and the passage of time tells the true from the false.; As a long road tests a horse's strength, so a long task proves the sincerity of a person.; As distance tests a horse's strength, so 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 路由 route; 路远 great distance; 路障 roadblock; 路子 way; approach

road(Rd)
辅~Side Rd/支~Access Rd/公~highway/高速公~expressway;expwy/东、南、西、北、中~ East,South,West,North,Middle Rd/环~Ring Rd/东(南、西、北、)二环~E.(S.W.N.) 2nd Ring Rd/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二环~ South E.(North E.,South W.,North W.)2nd Ring Rd/东(西)二环南(北)~E.(W.)2nd Ring Rd South (North)/南(北)二环东(西)~S.(N.) 2nd Ring Rd East (West)/东二环辅~Side Rd of E.2nd Ring Rd/三 (四、五、六)环~3rd(4th,5th,6th) Ring Rd

政区名。宋太祖为革除唐末以至五代藩镇自擅财赋不上交中央的积弊,设诸道转运使,以掌握地方财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尽罢天下节镇所领支郡,使原有统辖数州的节度使只统一州,于是军监与府州同列,其行政得直接于中央。而地方财政则委诸转运司,转运使或辖水路或司陆路,路之名始于此。路作为监理财政的临时区划,初无定制,如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有二十一路,七年(公元982年)有十九路,端拱二年(公元989年)有十八路,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减为十六路。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废除路名,地方行政复行二级制,然因全国府州军监多至三百余,遂利用转运使为中央与府州间的桥梁,令转运使于理财外兼理民刑监察等事。于是转运使逐渐演变为监临州县的长官,路于是也变成了行政区划,如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以后的道制。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始定全国为十五路,真宗时增为十八路,神宗时又增为二十三路。南宋时淮河以北土地为金所占,偏安江南,分全境为十六路。金承宋制,五京及十四总管府均有路的建制,共十九路。元于中书省和行中书省之下设路,路领州、县或领府。文宗至顺中,全国共分一百八十五路,大都、上都两路设都总管府,其余各路设总管府。明代废。

路lù

不拾遗|绝人稀|无拾遗

❷ 半出家|筚蓝缕|道以目|分扬镳|开先锋|来不明|末穷途|陌相逢|歧亡羊|殊同归|熟轻辙|死一条|四八方|无请缨|狭相逢|一风尘|一货色|一平安|一顺风|异同归

❸ 峰回转|山高险|山回转|十字口|视若人|视同人|冤家

❹ 必由之|逢山开|广开才|广开门|广开言|虎狼当|慌不择|急不择|叩天无|忙不择|徘徊歧|轻车熟|穷途末|视如陌|熟门熟|投石问|退避贤|退让贤|相逢狭|修桥铺|扬镳分|英雄末|自寻死|走投无

各gè

甲骨文为会意字,上为“夂”(zhì,致,到也),代表脚;下为“口”,表示住所。意为有人从外面向住所走来。本义已消失,只有“客人”的“客”尚有若干本义的信息。作形容词、副词有时读作去声。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ge
阴平:胳(胳膊)
咯(象声词)
袼(袼褙)
阳平:阁(楼阁)
搁(搁不住)
格(合格)
骼(骨骼)
去声:铬(金属元素)
硌(凸起的硬东西跟身体接触,使身体感到难受或受到损伤,如“硌脚”)

客(宾客)
恪(恪守)

貉(一丘之貉;另读háo)
é
额(定额)
ka
阴平:喀(喀什,地名,在新疆)
上声:咯(咯血)

金文;篆lù

[⻊(足,脚,意符)+各(網路,聲符)→路(《説文》:“路,道也。從足,各聲。”路,有交叉聯絡的意思。路指道路,世界上第一條路是動物走出來的。筆者有幸作爲江蘇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的科學顧問,多次去過保護區,走過由麋鹿踏出來的羊腸小徑,由此悟出,在人類尚未誕生之前,地球上已經有了“道路”。不過這是由動物走出來的“路”。要想吃到鮮嫩的草,喝到甘甜的水,動物就得走路;人們想富裕就得造路,在造路的同時,更應造田造林。姓。)]
《詩經·鄭風·遵大路》:“遵大路,摻執子之手兮。”(沿著大路向前走,我緊緊攙着你的手。)
[宋] 黄庭堅《水調歌頭》:“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紅霓。”

路lù

(13画)

【提示】, 左下角是一竖、一提两笔,不要错写成一竖提。 , 3画, 不要错写成4画的攵。

*路lù

13画 足部 
(1) 地面上供行走通过的地方,通道: 山~|水~|公~|铁~。
(2) 思想、行为的途径: 思~|~数不对|死~一条。
(3) 方面;地区: 外~人|外~货|各~人马|分四~进攻。
(4) 种类;等次: 头~货|不是一~人。

路()


庚嬴卣,殷周金文集成5426,西周早期
于庚贏宫。

史懋壺,殷周金文集成9714,西周中期
王才(在)(鎬)京溼宫, 寴(親)令史懋路(露)𥰰(筮)。

古璽彙編148,戰國
路右攻(工)帀(師)。

曾侯乙墓118,戰國
(路)車三(乘)。

包山楚簡·文書159,戰國
命以(夏)(路)(史)、逾(史)爲告於少帀(師), 䣆公嘉之告言之攻尹。

秦印文字彙編
路夫。

秦印文字彙編
文路。

秦印文字彙編
路差。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酉下子輕思於翟,路人如斬; 酉下子見其如斬也,路人如流。

北海相景君碑陽,東漢
守郡益州,路遐攣親。

淳于長夏承碑,東漢
抱器幽潛,永歸蒿里。痛矣如之,行路感動。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隨就虚落,存恤高年。路無拾遺,犁種宿野。

漢印文字徵
路鄉。

漢印文字徵
董路人。

漢印文字徵
趙子路。

爾朱紹墓誌,北魏
方當燮四序於台階,正五緯於槐路,齊十亂於周篇,等八元於唐典。

王僧墓誌,東魏
黄泉多晦,蒿里不明。曉夜未央,路斷人行。

元賢墓誌,北齊
宜加褒榮,慰兹泉路。

郭休墓誌,隋
方欲化是群迷,指歸正路。

爾朱敞墓誌,隋
都鄙震曜,道路生光。

段模墓誌,隋
郭門路轉,丹旐前飛。

楊孝恭碑,唐
青霞倚庭,玄珠耀路。

張審文墓誌,唐
僮孺之年,哀毁過禮,行路之所傷感也。

張翃墓誌,唐
屬中原喪亂,随侍板輿,閒路南首。
《説文》: “路,道也。从足从各。”
路,兩周古文字或與小篆同構,或改足旁爲辵旁,“彳”在左,“止”在下。漢以後字形基本穩定。墓誌石刻中, 左邊足旁時有增改, 或增一横筆成, 或省一横筆成, 或下部的捺筆延長至“各”下成,但總體面貌變化並不大。
許慎以 “道”釋“路”,是同義相訓,“道”與“路”經常連用。它們是相對於“街”、“巷”而言的,都邑内的道路稱爲“街”、“巷”,連結都城之間、村落之間的通道稱爲 “道”、“路”。不過“道”與 “路”也有一些細微差别。“道”一般表示一地通往另一地的大路,一般比較寬闊,可以通車,如 《詩經·小雅·大東》“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史記·秦始皇本紀》 “二十七年治馳道”,這種寬大的官道一般不能用 “路”代替。 “路”的詞源是“𢓜”, “𢓜”是來、至的意思。“路”作爲“道路”側重於通往來。“路程”、“路漫漫”、“路遥知馬力”等跟途程長、旅途有關的詞語,古代一般不用 “道”。

☚ 距   跂 ☛

路lù

西周以来的形声字。从足,各声。声母演变如各洛赂、革勒、果裸例。可能古代有复辅音。韵变如各(古入声)赂、者(非人声)诸堵例。从“各”也会意,“各”象人足所到处。指道,就指人(从足旁)往来通行的地方。如:公路|铁路。组词如:道路|路途。引申指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如:思路|生路。组词如:路线。又指方面,地区。如:南路货|外路货。

路★常◎常


lù形声,从足,各声,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路程、轨迹、途径、方面、条理、种类等。
【辨析】
❶以“路”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lù:露、潞、璐、鹭。
❷路/途/道 见73页“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