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战略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禀赋的差异和国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以及竞争的均衡状态,使跨国经营成为许多国家企业经营扩展的重要内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与国外的合资企业、在国外建立的独资企业和在国外与外国企业的合作经营。跨国经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正确的跨国经营战略,即跨国公司战略。
跨国经营首先要求认真地分析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主要特点,以战略上统筹考虑,把它们规划进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中。这一分析包括:
❶政治环境分析。东道国政局和政策是否稳定持久、对于外国投资的保障程度如何、是否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❷经济环境分析。它包括对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原材料保证的程度、金融条件、税收制度和劳动力价格等经济因素的分析;
❸法律环境分析。它要求了解东道国法律的完备程度、法律对外国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措施以及法律仲裁程序等;
❹基础设施环境分析。包括交通状况、供水供电和通讯设施等,这些因素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条件。
其次,在规划国际经营战略时,跨国公司的决策层还必须考虑:
❶寻找跨国经营的特殊优势。跨国公司寻找经营优势时,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技术特长、增加新市场、资本和管理的优势。跨国公司若在战略设计上有以上一个或几个优势,那么,一方面要注意他国是否也具备了这些经营优势,另一方面要考虑这些经营优势能持续多长时间,以便制订正确的战略和应变措施,确保原有的经营方位。
❷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国家。根据东道国工业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自然资源、人口、教育程度、消费习惯以及其他的社会经济因素,预测东道国的市场需求状况及需求发展的趋势; 分析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的实力以及本公司在东道国可能的地位; 分析东道国整个的环境和相关的风俗状况,包括: 外汇管制、外贸管制、通货膨胀、关于外籍人的法规等。
❸平衡风险。跨国公司面临的风险程度比国内要大,因此,在资本投放、资源渠道等经营行为中,要求量财而行,稳扎稳打,以平衡风险。
❹发展进度。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从事国际化经营,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时间进程。根据东道国的环境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选择恰当的进入时机,也是极其重要的步骤。
❺采取灵活的经营政策。它包括: 第一、产品标准化。产品可以是国际标准化,也可以是区域性标准化,合适的标准化政策,受跨国公司在各国的规模、销售状况和别具一格的公司经营战略等因素的影响。第二,内部调拔价。它制约着长期投资抉择、销售价格等问题,公司应该利用它的刺激功能,授予经营单位机动权,使他们能利用内部调拔价调节盈亏。第三,降低汇率风险。公司在汇率问题上,必须有明确的政策。常用的有: 不理会汇率波动; 避免吃亏; 尽量减轻利益支出和谋求赢利四种政策。第四,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充分授权。由于经营领域侧重点不同,必须采取适当的组织形式,高度集中与放权相结合,充分发挥分权机构应有的效率。第五,关键人才政策。关键人才包括技术人才和经理人才,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比国内复杂得多,但总的原则应给予他们外出工作导致的需求以优惠的补贴。其中,由于经理人才要求具备许多特殊的条件,所以,一方面应注意跨国公司经理的培训和开发,另一方面要善于应用当地的经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