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距骨骨折与脱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距骨骨折与脱位

距骨骨折与脱位

距骨骨折在跗骨骨折中居第二位。多见于男性青壮年。
距骨骨折
❶距骨颈骨折: 自高处坠落着地时,足与踝同时背屈,胫骨下端前缘与距骨颈之间产生对冲之作用力,距骨颈则发生垂直方向的骨折(图1)。无移位者以短腿石膏托固定6周。
❷距骨体骨折: 可分为距骨体劈裂骨折与粉碎骨折,常合并脱位或开放损伤。无移位者以短腿石膏托固定6周,有移位者,因闭合复位困难,常需切开复位。严重粉碎骨折无法复位时,延期行四关节融合术; 或胫跟融合术; 或胫距融合术(Blair手术)(图2)。
❸距骨头骨折: 常呈粉碎型骨折;但很少移位,以短腿石膏托固定6~8周,承重时可用纵弓垫以减少距舟关节之应力。有移位之碎骨片可手术切除。
❹距骨后突骨折: 可因踝关节跖屈,距骨后突与胫骨下端后缘撞击或因后距腓韧带撕脱所致 (需要与正常变异之三角骨相鉴别)。短腿石膏托固定4~6周。不愈合且确有症状者才考虑手术切除。
❺距骨骨软骨骨折: 包括距骨体内侧、外侧及后侧韧带附着部和距骨背侧之碎片骨折;以及距骨体滑车部骨软骨骨折,无移位者以短腿石膏托固定4周,有移位之碎骨折片可手术切除。

图1 距骨颈骨折


图2 胫距融合术(Blair手术)


距骨骨折脱位
❶距骨颈骨折合并距下关节脱位 (图3),足背屈外力使距骨颈骨折后,继续作用,距骨体被锁于踝穴内,足部其余部分过度背屈,导致距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时应将足充分跖屈,复位后以短腿前后石膏托固定于轻度外翻跖屈位,4~6周后更换石膏,改为足轻度跖屈位,继续固定6周。闭合复位失败者行切开复位并用钢针或螺丝钉作内固定。
❷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脱位(图4),距骨颈骨折后,背屈外力继续作用,距骨体自踝穴向内后方旋转而脱位,并交锁于载距突的后侧,可同时合并内踝骨折,或可为开放性损伤。闭合复位时,踝关节背屈,跟骨外翻位牵引,将脱位之距骨体推向外侧,使距骨体与载距突后缘解锁,再自踝后侧将距骨体推向前方。复位后以短腿管型石膏固定于跖屈位,4~6周后更换石膏,改为轻度跖屈位继续固定6周。胫后肌腱或三角韧带可阻碍复位。闭合复位失败时应即行切开复位,以钢针或螺丝钉作内固定。

图3 距骨颈骨折合并距下关节脱位


图4 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脱位


距骨脱位 距骨脱位较距骨骨折少见。多由足跖屈位强力内翻所致。
❶距骨周围脱位(距下脱位),是距舟、距跟关节同时脱位,而胫距关节保持正常关系。依足部移位方向与距骨的相对关系,又分为内侧脱位与外侧脱位。闭合复位并不困难,如距骨头嵌顿于踝伸侧支持带内阻碍复位时,需切开复位。复位后以短腿石膏托固定于中立位4~6周。预后良好,一般不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
❷距骨全脱位,踝关节之前、内、外侧关节囊和韧带以及距跟韧带均断裂,距骨自踝穴内完全脱出,一般为前外侧脱位,常为开放性。闭合或切开复位后均以短腿石膏托中立位固定6周左右。应晚期承重,距骨缺血性坏死发生率高,预后较差。
距骨骨折与脱位的并发症 距骨骨折脱位后,距骨的血液供应受到破坏,容易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以距骨全脱位时发生率最高,距骨颈骨折并脱位时次之。X线检查可见距骨体密度增高,囊性变,距骨体塌陷、变形以至继发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有的学者(Harris和Bobachko,1960)认为距骨之密度增高并非缺血引起,而是新骨形成的表现。早期可用髌腱负荷石膏或支具行走,推迟距骨承重时间,避免加重距骨之塌陷及变形,直至新骨爬行替代完成为止。如已塌陷变形并已继发创伤性关节炎者,可行胫距跟融合术、胫距融合术(Blair手术),或四关节融合术。
☚ 跟骨骨折   足部骨折与脱位 ☛
000085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