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跐;𧺼ts‘ɿ55/tsɿ55ci55/zi55用脚蹂踩。《广雅·释诂》: “跐,蹋也。” 又: “跐,履也。”此指踩踏。亦引申为用脚蹂踩。《列子·天瑞篇》: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 “几时得使性气由他跐,恶心烦自在蹬。”明李实《蜀语》: “足蹂曰跐○跐,音此平声。”清Adam Grainger《西蜀方言》: “把毛虫跐死。”“跐”音“TSI1”。张慎仪《蜀方言》卷上: “足蹂曰跐。……今读此平声。”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语》: “足掌贴地进退曰跐。音兹。” 民国十八年《新修南充县志》 卷七 《掌故志·风俗·方言》: “足蹂地曰跐。此平声。” 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卷五《教育门·方言》: “足蹂曰跐。”今蜀方言仍谓蹂踩为跐,“音此平声”读[ts‘ɿ55]; 又音[tsɿ55], 如《南川县志》。 或作“𧺼”。《说文·走部》: “𧺼, 𧺼浅渡也。”钱坫斠诠: “《庄子》 ‘跐黄泉而登大皇’, 《列子》 ‘躇步跐蹈’, 皆此字, 今俗谓蹈为𧺼。”按“足”旁与 “走”旁往往互换。民国二十三年《华阳县志》卷五《礼俗·方言》: “足踏曰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