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趾高气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踌躇满志;趾高气扬 【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 从容自得,心满意足。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例〉他踌躇满志地在大厅里来回踱着方步,展望着飞黄腾达的未来。 【趾高气扬】zhǐ ɡāo qì yánɡ 形容狂妄自大,得意忘形。(趾高:走路时把脚抬得很高。气扬:神气十足。)〈例〉有挫折时,我们不要悲观丧气;有成绩时,我们不要趾高气扬。 辨析 都是直陈性成语;都有十分得意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踌躇满志”既可指得意忘形,又可表示心满意足;中性。“趾高气扬”着重指神气十足,骄傲自满;用作贬义。 提示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垂头丧气;扬眉吐气;趾高气扬 但是如果一个青年演员,一登台就演主角,唱大轴子戏,那就很可能以扬眉吐气开始,而以垂头丧气告终。(夏衍等《长短录·跑龙套为先》) 垂头丧气 低垂着头,有气无力,萎靡不振。多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描写性成语。常作谓语、状语、定语和补语。 例 林先生垂头丧气走进内宅去,几乎没有勇气和女儿老婆相见。(茅盾《林家铺子》二)“首长,我还是给你接通电话,你自己跟所长说好。”声调变了,变得垂头丧气。(朱春雨《沙海的绿荫·绿荫》) 扬眉吐气 喜悦时扬起眉毛,吐出怨气。形容摆脱压抑心情的高兴神态。描写性成语。语出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常作谓语、定语、状语等。 例 广大人民群众扬眉吐气,以贫苦农民为主体的农会也成立起来,彭大叔被选为农会主席。(陈广生《雷锋传·解放》)在这复古气焰高涨的年代,自然正是你们扬眉吐气的时机,但是小心不要做了破坏民族战斗意志的奸细。(闻一多《画展》) 亦作“吐气扬眉”。 例 半年以后,他这才称心如意,吐气扬眉。(欧阳山《苦斗》五十一) 趾高气扬 趾:脚趾。走路时脚趾抬得老高,神气十足。多形容骄傲自满、不可一世、得意洋洋的样子。描写性成语。常作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例 唐生智气宇轩昂,站了起来,得意地望了大家一眼,趾高气扬地从李宗仁身边走过。(周而复《南京的陷落》四)学校老师对他十分器重,同学们也很乐意和他往来。但是,陈云是个很谦虚的孩子,他从不因学习成绩优秀而在人们面前趾高气扬,洋洋自得。(余玮《少年陈云的孤苦岁月》) 辨 “垂头丧气”的“丧”不能写作“伤”。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趾高气扬 【出处】:《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故事】:春秋时,楚国的将领屈瑕讨伐绞国打了一个大胜仗。到了第二年,屈瑕又奉命带兵去打罗国。这时,他居功自傲,神气十足。有个将军叫斗伯比,送他出征,见他骄傲自满的样子,在回来的路上对他的马夫悄悄地说:“屈将军这一回一定要吃败仗,我看他走路的时候,脚抬得很高,便知道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因而心情骄傲,意志不坚了。”后来,屈瑕果然因为麻痹轻敌,遭到了罗国和卢戎族军队的两面夹击,一败涂地,屈瑕自己只得上吊自杀了。 【意思】:走起路来脚步抬得很高,神气十足。趾:脚。气扬:意气扬扬。形容得意忘形, 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 【古例】:《战国策·齐策三》:“今何举足之高,气之扬也。”闻一多《复古的空气》:“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柳青《一九五五年在皇甫村》:“他的家庭总是和睦的,他的情绪始终正常,既不趾高气扬,也不垂头丧气。”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趾高气扬 趾:脚指头,代指脚。走路时脚抬得老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的样子。萧乾《南德的暮秋·纽伦堡战犯营》:“配戴+字章的党卫军,~地由这古老街市走过。” 〔出处〕《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御:驾车的人。) 〔变式〕足高气扬 〔近义〕高视阔步 不可一世 耀武扬威 〔反义〕低声下气 低首下心 垂头丧气 〔辨析〕“趾高气扬”“高视阔步”重在形容得意忘形,“不可一世”重在形容气焰嚣张,“耀武扬威”重在形容炫耀威风。 〔连用〕神气活现
趾高气扬走路时高高举步,神气十足。源自《左传·桓公十三年》。 春秋时,楚王派将军屈瑕率兵攻打罗国,楚国另一位将军斗伯比去送行。斗伯比看到屈瑕的走路姿势,在回来的路上对侍从小声地说道:“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意思是: 屈瑕这次出征,必定要打败仗。你看他那走路的样子,脚步抬得高高的,有些忘形,这样,他的心是坚定不了的,怎么可能战胜对方?斗伯比送行回来后,又将意见呈报给楚王,提出应赶快派兵去援救屈瑕。但楚王并没有马上答复。回到宫中,楚王将此情况告诉夫人邓曼。邓曼认为斗伯比的话有道理,应马上派兵接应,以避免失败。这时楚王才派兵追去,但为时已晚,屈瑕已被罗国和卢国联军两面夹击,打得大败。屈瑕最后自杀身亡。 又,《史记·苏秦列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今“趾高气扬”一语,当是取两种说法合并而成,用以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 “旧黄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气扬,廿四考中书模样。” 趾高气扬zhǐgāo-qìyáng走路时高高举步,神气十足。源自《左传·桓公十三年》。 趾高气扬zhǐɡāo-qìyáng走路时把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大的样子。 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成〉形容神气十足,骄傲自满,得意忘形:他一当官便趾高气扬起来。 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情傲慢。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罗,鬬伯比送之。 还, 谓其御曰:‘莫敖 (屈瑕字)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战国策·齐策》:“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正说话间,便来了两个人,都是趾高气扬的,嚷着叫调桌子打牌。” 趾高气扬(同)眉飞色舞 得意忘形 不可一世 耀武扬威 高视阔步 树梢上吹喇叭趾(枝)高气扬 大雁东南飞趾高气扬 趾高气扬趾:脚。抬高脚趾,神气十足。形容傲慢得意,目空一切的样子。春秋时,楚将屈瑕率军攻打绞国,结果大获全胜,从此他就变得傲慢起来。后来又奉命攻打罗国,大夫𨷵伯比为之送行时,他显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𨷵伯比回来后对车夫说:“屈瑕这次肯定要失败,你看他趾高气扬的样子,怎么可能打胜仗呢?”罗国一战,屈瑕果然因为轻敌被打得大败。(见《左传·桓公十三年》) 昂首阔步、耀武扬威、趾高气扬;卑躬屈膝[卑躬屈节]、低三下四、低声下气、低首下心○昂首阔步áng shǒu kuò bù仰着头,迈着大步,形容精神奋发或态度傲慢:~地前进|为了在她面前表现出优越感,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地扬长而去。 ○耀武扬威yào wǔ yáng wēi炫耀武力,显示威风:~的架势|~地当起官来|~,为所欲为|官兵摇旗呐喊,~|名门大户为非作恶,~。 ○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神情|他们不敢~地耍威风|有了一两篇小有名气的作品,便~,目空一切|不要~,看不起别人。 ●卑躬屈膝bēi gōng qū xī低头,弯腰,下跪,形容人低声下气,谄媚奉承,没有骨气:清廷对洋人~|瞧那副~的样子|他一味~地奉承权贵。也说【卑躬屈节】。 ●低三下四dī sān xià sì形容为讨好别人而十分恭顺的样子:您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还干旧营生|他不习惯于~地伺候人|他只好~地陪着小心。 ●低声下气dī shēng xià qì形容说话恭顺卑微的样子:有求于人,难免~|他~地向匪司令哀求|他绝不会~去求人。 ●低首下心dī shǒu xià xīn形容屈服顺从:怎肯对恶人~|不愁他不~来求我们|压着满腹牢骚,~强为欢笑。 趾高气扬 婉指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古人云“举趾高,心不固”。 字数:29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盛气凌人 高不可攀 ☛ 趾高气扬 趾高气扬走路时脚抬得高高的,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自以为了不起。趾:脚。 ☚ 直眉瞪眼 装模作样 ☛ 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忘形得意 得趣忘形 ☚ 得意 得意的样子 ☛ 趾高气扬 168.趾高气扬(p2992.2)引三项书证作: 《左传·桓十三年》: “楚屈瑕伐罗, ☚ 趋炎附势 跬 ☛ 趾高气扬步行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人得意忘形,自高自大。趾:脚指。《左传·桓公十三年》: “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四回:“正说话时,便来了两个人,都是趾高气扬的,嚷着叫调桌子打牌。” 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astrut;(be) in alt;be in hoity-toity spirits; be puffed up; be swollen with arrogance; bloated; breed pride and arrogance; cock-a-hoop;cocky; conceited; coxy; get swelled-headed;give oneself airs and swagger about; haughty; hold(/carry) one’s head high; lift up one’s horns; look high and mighty;on stilts; on the high ropes; perk oneself up; pompous; proud as a peacock; puff one’s chest out; put on an extremely haughty and arrogant air; ride (/mount) the high horse; step high and look proud; strut about and give oneself airs; strut about with one’s head in the clouds; stuck-up 趾高气扬be haughty;be high and mighty;strut about and give oneself airs;be on one’s high horse 趾高气扬zhǐ ɡāo qì yánɡ趾:脚趾。走起路来,脚抬得非常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神态。strut about and give oneself airs, be puffed up, lift up one’s horn, on the high side, high and might, on one’s high horse, be above oneself 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解义】趾:脚。走路时脚抬得很高,十分神气。形容意气昂扬,很了不起的样子。 趾高气扬《辞源》源云:《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屈瑕字)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战国策·齐策三》:“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旧黄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气扬(一本作足高气扬),廿四考中书模样。” 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左传·桓十三年》:“楚屈瑕代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一回:“他戴一顶绒帽,一顶狐狸皮帽套,一领插青布蓝布里棉道袍,一双皂靴,撞了人,趾高气扬,作揖拱手,绝无上下。”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四回:“正说话时,便来了两个人,都是趾高气扬的,嚷着叫调桌子打牌。” 趾高气扬春秋时,楚国有一名将军名叫屈瑕。一次,他受命率军作战,侥幸取得了胜利,便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是个常胜将军,谁都不在他的眼中。 趾高气扬zhǐ ɡāo qì yánɡ趾:指脚。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趾高气扬zhǐ ɡāo qì yánɡ【释义】形容傲慢得意。 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ɡ趾:脚指头,代指脚。走路时脚抬得老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的样子。萧乾《南德的暮秋·纽伦堡战犯营》:“配戴+字章的党卫军,~地由这古老街市走过。” 骄傲自满,得意忘形趾高气扬格式 会意式。 垂头丧气;扬眉吐气;趾高气扬chuí tóu sàng qì;yáng méi tǔ qì;zhǐ gāo qì yáng但是如果一个青年演员,一登台就演主角,唱大轴子戏,那就很可能以扬眉吐气开始,而以垂头丧气告终。(夏衍等《长短录·跑龙套为先》) 低声下气dī shēng xià qì趾高气扬 奴颜婢膝nú yán bì xī趾高气扬 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趾:指脚。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趾高气扬zhǐgāo-qìyáng《战国策·齐策三》:“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后多作“趾高气扬”。趾:本指脚趾,此指脚。形容骄傲自大、得意洋洋的样子。 趾高气扬zhǐ ɡāo qì yánɡ高高地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也作“趾高飞扬”、“足高气扬”。 趾高气扬zhǐ ɡāo qì yánɡ走路时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趾高气扬zhǐ ɡāo qì yánɡ【解义】 趾:脚。走路时脚抬得很高,十分神气。形容意气昂扬,很了不起的样子。 趾高气扬zhǐ ɡāo qì yánɡ趾: 脚指头。走路时脚抬得老高。形容神气、自大的样子。《官场现行记》三八回:“单说这戴世昌自从做了总督东床,一来自己年纪轻,阅历少,二来有了这个靠山,自不免有些~,眼睛内瞧不起同寅。” 趾高气扬zhi gao qi yang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昂扬。走路时神气十足地将脚抬得很高。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趾高气扬 不可一世zhǐ gāo qì yáng;bù kě yī shì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可:许可,赞成;世:当时。形容得意忘形,狂妄自大,神气十足,看不起任何人的样子。唐人《北洋军阀演义》第三回:“那一年驻防娘子关,风沙野大,操练不歇,士兵已在叫苦连天,再加上那个德国教官的~,士兵们早已憋着一肚子怨气。” 趾高气扬 得意忘形zhǐ gāo qì yáng;dé yì wàng xíng形容自以为了不起,十分满意自得,忘乎所以的样子。马识途《夜谭十记·冷板凳会缘起》:“走上台去,从我们的校长手里领来一张金光灿烂的毕业证书,真是~。” 趾高气扬 妄自尊大zhǐ gāo qì yáng;wàng zì zūn dà趾:脚;妄:狂。形容人得意忘形,狂妄自大,自以为了不起。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六十三回:“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乃尚~,便是三罪。” 趾高气扬 洋洋得意zhǐ gāo qì yáng;yáng yáng dé yì形容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十分得意的样子。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七十四回:“满场军役个个掩鼻厌恶,他却~。” 高高在上 惟我独尊gāo gāo zài shàng;wéi wǒ dú zūn形容领导者不深入下层,脱离群众,狂妄自大、自以为了不起。文辛《说公道》:“更有的领导~,群众的意见不听不理,群众的疾苦不管不问,一切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什么国家利益、群众利益全不放在心上。” 目空一切 独断独行mù kōng yī qiè;dú duàn dú xíng形容高傲自大,目中无人,行事专断,不讲民主。陶菊隐《袁世凯演义》第七回:“这个计划受到日、俄的反对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个大国在国际舞台上以霸者自居,~的外交创举。” 趾高气扬zhǐgāo-qìyáng趾:足,脚。走路时脚抬得老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自以为很了不起。 Z43T【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走路时脚抬得高高的,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趾:脚。 趾高气扬zhǐgāo-qìyáng〔并列〕 趾,脚。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语本《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万宏伟《百年嫂娘》:“宋根旺两手一背~地说:‘神在心中,无方可破,除祛心神,不攻自破。’” 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趾:脚指。即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巴金《谈〈憩园〉》:“他们却过着极舒服的日子,而且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也作“足高飞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