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陌钱“足陌”与“短陌”相对。古代制钱每贯十足为一百枚,称足陌 (佰) 钱。《梁书·武帝纪下》:“顷闻外间多用九陌钱,陌减则物贵。陌足则物贱……自今可通用足陌钱。”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概稱部 > 錢幣單位(附) > 足陌錢 足陌錢 zúmòqián 亦稱“足錢”。指一陌錢滿百文者。其近百文者爲“長錢”,相差較多者稱“短錢”。《梁書·武帝紀下》:“傾聞外間多用九陌錢。陌减則物貴,陌足則物賤……自今可通用足陌錢。”宋·高承《事物紀原》卷十:“梁武帝時,自破嶺以東,八十爲陌,名東錢;江郢以上,七十,名西錢;京師九十,名長錢。大同元年,詔通用足,而人不從,錢陌益少,末年遂以三十五爲陌。”《金史·食貨志三》:“(世宗大定年間)時民間以八十爲陌,謂之短錢,官用足陌,謂之長錢。大名男子斡魯補者上言,官私所用錢當以八十爲陌,遂爲定制。”《警世通言·範鰍兒雙鏡重圓》:“就是飯,也不過是粗糲之物,又怕衆人搶奪,交了足錢,方纔取出來與你充饑。”參見本類“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