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足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金銀幣部 > 銀幣 > 足紋 足紋 zúwén 亦稱“足寳”、“紋銀”。舊時官府規定的一種“銀兩”標準成色,公私所行元寳等形制銀兩皆以此爲折算計量單位。清前期及明代以前稱“足紋”,清康熙年間始稱“紋銀”,並沿續至近代。凡成色較高之銀兩皆得稱之。一般以紋銀成色較高,有“十成足紋”之俗稱。實清代之紋銀成色約爲935%,較各地流通的寳銀成色爲低。故寳銀折成紋銀時,例須升水。如上海的二七寳銀每枚重漕平五十兩,折成紋銀時,升水二兩七錢,亦即折紋銀五十二兩七錢。《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只是價銀上相讓多了,銀水要足紋的。”《清文獻通考·錢幣考》“乾隆十年”條:“凡一切行使,大抵數少則用錢,數多則用銀。其用銀之處,官司所發,例以紋銀。凡商民行使,自十成至九成、八成、七成不等。遇有易,皆按照十成足紋,遞相核算。”清·黄六鴻《福惠全書·錢穀部·催徵》:“地下錢糧,七分徵銀、三分搭錢,原爲流通國寳起見,制錢十文,作紋銀一錢。” 银币 银币银钞 银货 银钱 ☚ 金属货币 利润 ☛ 足纹 足纹“足色纹银”的简称。详“纹银”。 ☚ 纹银 制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