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足窍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足窍阴

经穴名。代号GB44。《灵枢·本输》原名窍阴,《圣济总录》名足窍阴。属足少阳胆经。井(金)穴。位于第四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布有趾背神经,趾背动、静脉和趾底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偏头痛,目眩,目痛,耳聋,胁痛,失眠,多梦,热病;以及高血压,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足窍阴

经穴名。属足少阳胆经,井穴。位于第四趾外侧,距趾甲角一分处。主治:偏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喉痹,胸胁痛,足跗肿痛,多梦,热病等。直刺0.1—0.2寸;可灸。

足窍阴zúqiàoyīn

经穴名。代号GB44。原名窍阴。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井穴。位于足第四趾末节外侧, 距趾甲根角0. 1 寸处。主治发热、头痛、眩晕、耳鸣等。斜刺0. 1 ~0. 2 寸, 或点刺出血。

足窍阴

足窍阴G44Zuqiaoyin

足少阳胆经穴。首见《灵枢·本输》,原名窍阴。《圣济总录》始名足窍阴。为本经井穴。位于足第四趾外侧爪甲根角旁0.1寸。伸足取之。局部有趾背侧动、静脉和趾跖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并有趾背侧神经。
一般直刺0.1~0.2寸。针后局部疼痛。也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艾卷灸3~5分钟。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头、五官、胸胁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舌卷,口干,舌强,舌本出血,热病,胁痛,咳逆,烦心,梦魇,手足转筋,臂不得举,痈疽等。现又多用以治疗肋间神经痛,高血压,胸膜炎,乳腺炎等。

☚ 侠溪   大敦 ☛
000015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