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足少阴肾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篇》说:“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应作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气功锻炼中,意守这条经脉上的涌泉、然谷、太溪、照海等重要穴位,可以防治肾脏疾病。参见《意守十二经脉上的穴位法》条。 ☚ 足厥阴肝经 奇经八脉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其他部 > 經絡 > 足少陰脈 >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 zúshàoyīnshènjīng 即足少陰脈。 足少阴肾经十二经脉之一。代号KI。《灵枢·经脉》: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 (《素问·阴阳离合论》王注引 《灵枢》文作“斜趣”) 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本经自足小趾的下边起始,斜行到足掌心中 (涌泉),出行到然骨 (舟骨粗隆) 的下面,沿着内踝后方,分布在足跟中,由此向上在三阴交处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相会,然后行至腓肠肌内,浅出腘窝内侧 (阴谷),沿大腿内侧后边向上,穿过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它直行的主干,从肾脏出来,向上穿过肝脏和膈肌,进入肺部,沿着气管喉咙,到舌根两侧。它的支脉,从肺脏出来,联络心,流注到胸中。脉气由此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饥不欲食,面色发黑,喘息气逆,咳唾有血,目花,心悸,惊恐; 口舌干燥,咽喉肿痛,心烦心痛,黄疸肠澼,脊柱、大腿内后廉痛,下肢肌肉萎缩,足底灼热疼痛等 (图74)。 图74 足少阴肾经十二条正经之一。出《灵枢·经脉》。它的循行路线是,起于足小趾下(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斜走足心至内踝下,又沿内踝后走近足跟,向上沿下肢内侧的后缘,出腘内侧,上大腿内后侧入脊内,属肾脏,络膀胱。它的直行脉由肾上行至肝,过横膈入肺,沿喉、夹舌根。它的支脉,从肺出,络于心,注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口热,舌干,咽喉部肿痛,气逆,心烦,心痛,黄疸,痢疾,咳痰带血,喘促,饥不欲食,面色晦暗,视物不清,精神萎靡,以及沿本经走行部位的疼痛、运动障碍等症。 足少阴肾经Kidney Channel of Foot-Shaoyin系十二经脉中的一经。此经起始于小趾下,斜向足心,沿舟骨粗隆下缘,内踝后面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腘窝内侧沿股内侧后缘上行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直行的经脉从肾上行到肝过膈进入肺脏,沿喉咙到舌根部。另一支脉,从肺脏分出,联络心脏,散布于胸中。掌握此经脉循行,对于诊治与此经有关器官的疾病及选取本经上的针灸穴位有重要意义。 足少阴肾经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有血,气喘,视物不清,心悸,惊恐;口舌干燥,咽肿,心烦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下肢痿弱、逆冷,足底灼热疼痛等。 足少阴肾经zúshàoyīnshènjīng十二经脉之一。原称肾足少阴之脉, 出《灵枢·经脉》。从足小趾下面开始, 斜走足心, 出于舟骨粗隆的下面, 沿着内踝的后边, 经过腓肠肌, 沿下肢内侧后部上行, 通过脊柱, 属于肾,联络膀胱; 它的主干从肾出来, 向上穿过肝、膈,进入肺部, 沿着喉咙, 到达舌根两旁; 它的支脉从肺部出来, 联络心, 脉气注入胸中, 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相接。本经脉的病候, 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咽喉肿痛、脊柱及下肢内侧后缘疼痛、肌肉萎缩、足心热、面部发黑、目不明、不欲食、气喘、咳血、心烦、惊恐等。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十二经脉之一。首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称为“足少阴温(脉)”或“少阴眽(脉)”,其循行是由足至腹入肝、肾。在《灵枢·经脉》中的记载,更为详尽,名为“肾足少阴之脉”。现通称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示意图 循行 起始于足小趾下面,斜向足心部(涌泉),出于然骨(足舟骨粗隆)之下,沿着内踝骨后面,别而下入于足跟部,再向上经过小腿内侧,出于腘窝的内侧,沿股部内侧后缘,贯穿脊柱,入属于肾,联络膀胱。其肾部直行脉,从肾上行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部,沿着喉咙挟于舌根。其肺部支脉,从肺出,络绕于心,注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病候 舌干,咽干肿痛,脊柱和大腿内侧后缘疼痛厥冷,肌肉萎缩无力,足心灼热疼痛,面色黑晦暗,惊恐,视物昏花,嗜睡,黄疸,饥饿而不想食,泄泻,心烦,心痛,咳嗽,吐血,气喘等。 本经腧穴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盲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共二十七穴。 ☚ 足太阳膀胱经 手厥阴心包经 ☛ 足少阴肾经zú shào yīn shèn jīngkidney meridian of foot-shaoyi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