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趋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趋庭qū tíng见“鲤庭”。杜甫《登兖州城楼》: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白居易《和杨郎中贺杨仆射致仕》:祥鳣降伴趋庭鲤,贺燕飞和出谷莺。张祜《送刘轺秀才江陵归宁》:殷勤莫忘趋庭日,学礼三余已学诗。 趋庭《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后用来指学生、晚辈受到师长教诲。李白《送萧三十之鲁中》:“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趋庭 趋庭qūtínɡ━━ 指父训。隋·孙万寿《答杨世子》诗:“趋庭遵教义,博物兼文史。”唐·李峤《剑》诗:“我有昆吾剑,求趋夫子庭。”唐·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参见“过庭”条。 ☚ 随蓝 铸颜 ☛ 趋庭❶谓蒙受父教。唐孟浩然《书怀贻京邑故人》诗: “惟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绍末躬。” 趋庭趋,疾走,示敬意。恭恭敬地走过庭中。《论语·季氏》: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鲤,孔子之子伯鱼。旧用趋庭为承受父亲教导的代称。 趋庭qū tíng《论语·季氏》记载有孔子和其子孔鲤趋庭应对的故事。后“趋庭”作为承受父亲教导的代称(1)。《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过些时候将承受父亲的教导,我惭愧地仿效从前孔鲤的应对。 趋庭qū tíng《论语·季氏》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孔子教其子于庭,后因以“趋庭”谓子承父教。杜甫《登兗州城楼》:“东郡~~日,南楼纵目初。” 趋庭 趋庭《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孔鲤)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后以此典指学生、晚辈受到师长教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幸以奉训趋庭,束情田于理窟。”南朝陈·徐陵《谢儿报坐事付治中启》:“老臣过庭之训,多谢古贤;折笄之杖,有愧前达。” ☚ 屈原沉湘 取戒牺牛 ☛ 趋庭趨庭qū tíng语出《论语·季氏》,为子承父教的代称。《喉痧正的·余炳焜序》:“鄙人于趋庭时,得先严之指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